许尤佳教授长期从事儿科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是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儿科疑难杂症方面的专家,从医40年,累计诊断、治疗的儿科临床案例不计其数,尤其在儿童脾胃、儿科杂病、中医儿童食疗保健领域颇有建树。
l 中医育儿专家、中医儿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l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l 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医、获“羊城好医生”称号
l 《人民日报》、人民网特邀育儿专家
l 百万中国妈咪最信赖、最喜爱的儿科医生之一
l 三十余年临床实践经验,看诊超过百万人
许教授以清代医家吴鞠通的“稚阴稚阳”学说为基础,提出“儿为虚寒”的创新理论,在大多数人所认知的“儿为纯阳之体”的理论上,精准抓住了孩子生机蓬勃,但脏腑功能不成熟的特点,提出了“儿童体质辨识与膳食养生”、“消食导滞法与健脾养胃法的合理交替运用”等科学健康育儿手段。
儿为虚寒
许教授认为,小儿多是虚寒之体。作为家长,把握好孩子的生理特点,对我们进行日常饮食安排有很大帮助。而作为医者,知道孩子的身体特点是虚寒体质,对于我们临床用药、疾病防治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小儿为“少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阳气如初燃之烛,波动不稳,易受病邪入侵,病后亦易于耗损,是为“寒”;但小儿脏器清灵、易趋康复,病后只要合理顾护,就会比成年人康复得快。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发育成熟,孩子的阳气就能稳固。“寒”是假的寒,故为“虚寒”。
由于小儿的这种体质特点,家长对孩子的顾护要以“治未病”为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音chài,病愈)后防复。关于孩子是虚寒体质这个理念,以后我还会跟大家仔细分析。
六维调养
许尤佳教授认为,要想孩子身体棒,关键要做好衣、食、住、行、情志、医疗六方面的调理。
衣:要懂得根据孩子体质特点、年龄特点、气候特点合理穿着。
食:饮食喂养要避免出错——如过度营养、过寒凉、过饥饱、过精良,劝食、哄食、逼食、久食、临睡前食、偏食、挑食等。
住:居室布置要合理:空气流通、床、被、枕头、睡衣、空调、风扇等不出错。
行:要懂得根据气候、户内外环境特点、孩子体质特点及健康状况进行出行安排及防护。
情志:需熟悉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情志特点,如婴幼儿期的观察安抚、幼童期的启发引导、学龄期的教育、青春期的沟通等;有些疾病的情志调护,如慢性咳嗽、哮喘等。
还为其创作了配套的、极具实操性的2个儿童保健方法——“10秒判消化”与“4招辨体质”,教家长做自己孩子的医生,去了解自家孩子的体质,并在日常衣食住行中调理孩子,增强孩子的体质,从而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十秒判消化
判断孩子脾胃消化好不好,最重要的四要素是看舌苔、口气、大便、睡眠。这也是我常推荐家长每天必做的事:每天早餐后半小时(或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花10秒钟检查孩子的这4方面是否正常。如果要说得具体一点,究竟何为正常、何为不正常呢?
①观舌苔
正常、健康的舌苔,应为薄白苔、淡红舌、舌体正常。消化问题,最先反映在舌苔上。即使是素来消化不错、偶尔吃撑的胃积、宿积,舌苔也会增厚——如果家长天天观察,很容易看到区别。
孩子有积热、有湿,舌苔会发黄、发腻。如果早餐才吃了紫薯、牛奶、火龙果等会影响舌苔颜色的食物,建议先漱口再观舌。
②闻口气
如果积食较久、食物长时间积淤在中焦脾土酸腐发酵,除了会产生酸臭的口气,孩子还会有打嗝、嗳气的表现。
③观大便
早餐后10秒观察孩子大便情况,不是说要求孩子必须养成早餐后半小时内大便的习惯,而是要家长利用检查孩子消化的这段时间,回想孩子近两天大便的情况。正常、健康的大便,除了软硬适中、表面光滑、呈香蕉状、不会特别酸臭外,频次上也有一定要求。
比如,孩子以前都是2天1次,基本在傍晚大便,但近两天突然早晚各拉一次,家长就要留心观察,究竟是环境变化还是喂养量增加导致的。有积食的孩子,大便或呈“羊咩屎”状,或腹泻溏稀。
如果比较小的孩子,有时接连3~4天没大便,但小肚子不胀,人不难受,家长可以再观察观察,不要急着判断是便秘。对于小婴儿来说,大便糊状,不甚酸臭,没有不消化的食物或黏液,也是正常的。
④查睡眠
积食孩子的睡眠状况通常表现为:喜欢趴着睡,或用小被子、枕头、玩偶压住腹部、睡不安稳、小动作多、后半夜容易惊醒……
四招辨体质
一看舌象:主要看舌质颜色、舌的形状、舌苔和舌的分区。
二看面相:主要看孩子的脸色、眼睛、鼻梁、嘴唇等。
三看行为:观察孩子日常的行为习惯。
四看情绪: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
许教授平日致力于推广中医“治未病”的方法,每年受《人民日报》、人民网、广东电视台等报刊、节目邀请,在线上和线下分享育儿保健知识和经验。
许教授在40年临床经验中发现,孩子很多的小毛病归根结底都源于家长喂养不当,比如吃得太多、吃得太杂、吃了难消化的东西等,导致孩子积食,没及时处理积食进而引发各种问题。
因此,他提出:“消食导滞法是中医儿科治未病的首选方法,如果家长能及时地给孩子消食导滞,使脾胃相和,能避免80%的儿科常见疾病”。
家长要给孩子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孩子先天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是“虚寒之体”,不能随便吃“清热”、“寒凉”的东西,怎么办呢?许教授为此特地出书,帮助千万家长的日常育儿工作。
《许尤佳教授说儿童脾胃养护》:脾胃乃后天之本,孩子出现种种异常,往往是脾胃失运所致,呵护好孩子的脾胃健康,90%的育儿难题都能迎刃而解!此书以多个真实医案提醒家长们,孩子身体不好要首先从脾胃问题找原因,学会用中医【顾护脾胃】才是养好孩子的关键。
《许尤佳教授说儿童长高秘诀》:孩子的身高问题不是单一问题,而是养育过程中多方面缺失的体现,包括孩子的喂养、运动、睡眠、情志呵护,甚至妊娠期调养的小细节。这本书为孩子的助长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还兼顾到孕期准妈妈的注意事项,从出生前就给宝宝打好身高基础!
《许尤佳教授说儿童经典食疗方》:列举了48道经典食疗方,涵盖了孩子的不同体质类型,家长只需跟着书中方法判断自己孩子的体质然后对证选择食疗方注意剂量和服用方法,便能轻松调理孩子身体!
#深度好文计划#此外,还有诸多书籍,等待各位家长查看、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儿科医生,许教授不仅希望能帮助家长解决患儿当下的问题,也更希望教会家长科学又行之有效的育儿方法,让家长在育儿路上少走弯路、少折腾,孩子少遭罪。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许尤佳教授说儿童长高秘诀》【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许尤佳教授说儿童经典食疗方
《正版 许尤佳教授告诉你:孩子好体质是养出来的 许尤佳100+食疗方 体质好长得高壮宝宝食谱 儿童食疗大全 儿童长高食谱 健康调理方》
40年儿童运动健康经验美国领导品牌 翻动儿童运动馆登陆中国
贵阳儿科:信赖贵阳六一儿童医院,专业儿童专科的典范
0~6岁儿童家长疫苗信任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中国家庭育儿百科
家长育儿经验分享:从焦虑到自信成长的蜕变
重磅!国家卫健委发布《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专家解读:基于本土儿童生长潜力
协和专家孕产大百科
网址: 40年儿科经验,百万家长信任的儿童调养专家许尤佳!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1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