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正式批准发布GB/T 45701-2025《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以下称“指南”),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的首个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适用范围: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标准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为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标准化指导。同时,标准提出了有关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膳食平衡、节约环保理念,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指南中哪些亮点必须关注?一文带你划重点!
一、基本要求
(1)《指南》强调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食品安全等级达到所属地区的最高等级”,在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资质的基础上,对企业食品安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指南》明确指出“供餐量不超过餐饮服务经营者的最大供餐能力”,特别强调了成品装箱、车辆装载场所、生产设备设施、封闭式配送车辆(主管部门备案)的配备数量应确保满足配餐量的需要。企业在场地和设备设施的资源配置应结合供餐量考量。
(3)《指南》明确企业要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相关信息,强调家长、学校共同监督:
①“互联网+明厨亮灶”公开展示食品加工经营关键操作过程;
②定期举办或配合学校进行体察活动,展示加工过程;
③在学校和企业醒目位置公示11项基本信息,方便相关部门、学校、家长查看;
要求公示的11项基本信息:
a) 营业执照;
b) 许可证明;
c) 食品安全等级;
d) 食品安全责任书;
e) 食品安全总监和管理员的信息及工作职责;
f) 自我承诺书;
g) 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h) 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i) 大宗食品原料追溯信息;
j) 配送相关信息(如物流公司信息等);
k) 投诉举报电话。
④向家长公示每周带量食谱(需提前3天交校方确认)。
⑤公开和及时处理学校、家长与学生的反馈与投诉,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
(4)《指南》强调营养管理,从"食品安全"到"营养健康"双重保障:
①配备有资质的营养管理人员,每周带量食谱的设计需考量膳食的能量、营养素供给量、食品的种类与数量和热食的风味口感等;
②每学期开展至少1次学生餐营养质量评价与验证;
③宜配合学校开展营养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5)《指南》明确企业配备4类人员,对人员培训内容提出明确要求:①食品安全总监②其他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③检验人员④有资质的营养管理人员;并明确培训要求。
(6)《指南》明确了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与管理制度建立要求:
a) 食品安全总监职责;
b) 食品安全员守则;
c) 食品经营过程控制制度;
d) 原料管理制度,包括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贮存管理制度、原料供货商管理评价制度以及退出机制等;
e) 关键环节操作规程,包括配送过程、学生餐验收等;
f) 清洁消毒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清洗消毒空调及通风设施的制度、定期清洁卫生间制度、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等;
g) 食品留样制度;
h) 配送车辆管理制度;
i) 废弃物处置制度;
j) 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k) 学校、家长和学生满意度的管理和评价制度;
l) 信息公开与可追溯管理制度;
m)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包括食品召回相关规定;
n)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日记录、周汇报、月调度三张表单。
二、原料采购及验收
采购环节
①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需要集中定点采购;
②企业宜建立大宗食材供应企业评价和退出机制,进行现场评价;
③谨慎采购扁豆、豇豆、猪肺、猪肝、鲐鱼、秋刀鱼、沙丁鱼等慎用慎供食材(标准附录A)。
验收环节
①原料验收检查原料感官与包装,预包装食品预留足保质期;
②查验供应商资质及随货证明文件,其中预包装食品一年以内的产品检测合格报告(三方机构或监督部门出具)及本批次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③强调了大宗食品原料的检验检测管理: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检验报告;实现全年大宗食品原料全品类覆盖的检验检测;对半年内出现不合格情况的原料加强检验检测。
三、加工制作
应符合 GB 31654、《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的规定。
四、备餐与配送
备餐环节
①热食熟制后1h内分装,3h内食用;
②包装时避免外溢,宜自动化分装;
③每个食品留样(净重>125g,留足48h),预包装食品按留样制度执行;
④包装标签贴(箱体或饭盒等容器)显著位置,包含五要素(食品名称/单位/时间/时限/方法)。
配送全程
①车辆:清洁消毒+储存条件+封签管理+温度监测+密闭运送。
②人员:配送计划+配送清单+防护装备+停留报备。
③配送计划(时间/路线/人员/车辆),配送清单(单位/对象/日期/品种/数量/发货及收货人)。
④交接:学校留样+中心温度确认(60℃以上)+餐用具消毒效果确认+交接记录。
五、用餐服务
(1)分餐:学生餐定点放置。
(2)复用餐饮具:宜使用不锈钢或环保材质;按GB 14934(每半年委托检测1次);回收交接。
六、服务质量管理
(1)服务评价:满意度评价+规范性评价+菜品质量/口味/服务/环境/管理。
(2)改进及投诉处理:持续改进+投诉处理机制+验证改进有效性+完善制度。
七、应急处理措施
成立应急管理组织+应急机制和措施(SB/T 11047)+召回程序(主动汇报)。
八、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
宜建立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交流工作制度;采取多种方式配合学校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活动(含食育、科普、实践基地参观等)。
09
九、防止餐饮浪费
(1)配合学校宣传,增强学生反餐饮浪费意识;
(2)采取措施防止食品变质,降低损耗;
(3)按需供餐,避免超额供餐及供餐不足;
(4)改进学生就餐体验;
(5)突发情况做好应急处理。
________
结语:
此前校园配餐领域缺乏统一标准,该标准出台解决了“无标可依”的问题,正式实施后亦将有力提高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准入门槛,促进该行业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也希望校园配餐服务企业能依据《指南》积极调整,将全链条管理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