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压力大指的是持续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并非短暂的情绪波动,而是会持续较长时间,对身体各系统产生慢性影响。胃肠道作为对情绪和压力较为敏感的器官,长期压力大容易使其功能和结构受到损害。明确这些影响,有助于人们采取措施缓解压力,维护胃肠道健康。
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长期压力大会显著扰乱胃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在压力作用下,人体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会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食物长时间滞留会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同时,胃肠蠕动减慢会使排便不畅,引发便秘,部分人还可能因胃肠蠕动紊乱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
消化液分泌也会受到长期压力的影响。压力会使胃酸分泌异常,部分人胃酸分泌增多,而部分人则分泌减少。胃酸分泌增多时,过多的胃酸会持续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胃酸分泌减少则会导致食物消化不完全,加重胃肠负担,进而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等症状。此外,胰腺分泌胰液的功能也可能受压力抑制,胰液中含有的消化酶减少,会影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损伤胃肠道黏膜:长期压力大是引发胃肠道黏膜损伤的重要因素。压力会促使体内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持续升高,这些激素会使胃肠道黏膜的血液供应减少,导致黏膜处于缺血、缺氧状态,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同时,皮质醇还会降低黏膜的抵抗力,使其更容易受到胃酸、胃蛋白酶以及细菌等的侵蚀。
对于胃酸分泌增多的人,在压力持续作用下,受损的胃黏膜难以修复,容易引发慢性胃炎,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反酸等症状。若损伤进一步加重,可能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出现周期性上腹痛,胃溃疡患者多在餐后疼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则常在空腹或夜间疼痛。长期压力还可能增加肠道黏膜的通透性,使肠道内的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血液,引发肠道炎症反应。
引发肠道菌群失衡:长期压力大会破坏肠道内菌群的平衡状态。肠道内存在大量的菌群,包括有益菌、有害菌等,正常情况下它们相互制约,维持着肠道的健康。但长期压力会影响肠道内环境,抑制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同时促进有害菌的滋生。
有益菌数量减少会削弱其对肠道的保护作用,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能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营养吸收,其减少会使肠道消化功能下降。有害菌增多则会分解食物产生更多有害物质,刺激肠道黏膜,引发肠道炎症。肠道菌群失衡还会影响肠道的免疫功能,使肠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诱发或加重胃肠道疾病:长期压力大是多种胃肠道疾病的重要诱因,还会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对于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长期压力会使病情反复或加重,原本轻微的症状变得明显,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肠易激综合征与长期压力的关系尤为密切,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患者在长期压力下,肠道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且这些症状会随压力变化而波动。此外,长期压力大还可能增加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风险,这类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慢性炎症、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影响胃肠道的吸收功能:长期压力大对胃肠道吸收功能的损害也不容忽视。肠道黏膜在压力作用下受损,其吸收面积减少,同时肠道菌群失衡会影响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吸收,导致身体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下降。
营养吸收不足会使人体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进一步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形成恶性循环。例如,铁、维生素 B12 吸收不良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钙、维生素 D 吸收不足则可能影响骨骼健康。
长期压力大对胃肠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功能紊乱到黏膜损伤,再到菌群失衡、疾病诱发及吸收功能下降,都会严重威胁胃肠道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重视压力管理,通过运动、冥想、与他人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若已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调整心态,减少压力对胃肠道的持续损害,以维护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和身体健康。#肠胃健康#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长期压力大伤肠胃?细数对胃肠道的具体影响
社会压力对胃肠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x
长胖后对胃肠有影响吗
减肥茶对胃有影响吗 伤害胃肠道黏膜缺水电解质紊乱
压力过大会影响肠道健康?压力大的人,教你几种调理肠道的方法
长春复大胃肠病医院:不同水果对于肠胃的影响
肠胃不好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辣椒素对胃肠道健康的影响
骶髂关节炎对肠胃的影响
胃肠道副作用及对策
网址: 长期压力大伤肠胃?细数对胃肠道的具体影响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19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