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放飞青春梦想,关爱社会超体重儿童”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以“民族传统武术助力超重儿童健康减重”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科学调研、武术教学与文化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传统武术在解决青少年体重健康问题中的独特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传播与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问题日益凸显,缺乏运动和体重增加的现象逐年增加,从2025年开始,国家开启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旨在鼓励全社会进行“身体减负”活动, 强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实践团在调研中发现,许多超重儿童因对常规运动缺乏兴趣或难以坚持,导致减重效果有限,而民族传统武术,以其动作丰富、趣味性强、强度可调节等特点,为孩子们提供了全新的运动选择。
实践团设计了一套针对超重儿童的武术训练课程,注重基础动作的趣味化编排和循序渐进的强度安排。团队成员使用小组竞赛的形式,针对中小学生具有好胜心的特点,促使其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强,激发儿童参与热情。一名参与项目的10岁男孩表示:“单纯的跑步减肥很枯燥,但武术像‘玩’一样,每天都想练!即使跟跑步一样累,但是在看到自己打武术的动作时,感到很开心”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实践,参与的儿童的平均体重下降显著,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也得到明显改善。除体能提升外,传统武术中蕴含的“以德为先、内外兼修”的文化精神,为超重儿童的心理健康注入正能量。实践团在教学中注重传递“持之以恒、克己自律”的武德观念,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培养坚韧品格。多数家长反馈:“孩子不仅瘦了,更学会了坚持的重要性,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实践团以武术为媒介,将健康促进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团队成员还在压腿和休息时间为学生们讲述武术历史故事、解读武礼规范等,让孩子们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武术文化熏陶,实现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塑造。这一实践表明,民族传统武术不仅是有效的健身方式,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动作形态、哲学思想与健康理念高度契合,为“体育+文化”融合提供了天然纽带,为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
“让传统武术成为孩子们健康生活的起点,也让文化传承在运动中焕发生机。”实践团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不仅为超重儿童健康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更探索出一条体育赋能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的新路径,为弘扬民族文化、提升青少年体质贡献了青春力量!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李昌朕,郑琦,楚纪佳)
责任编辑:赵家豪
相关知识
金鸡湖:赋能家庭养育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心暖六一,护苗成长”,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受欢迎
儿童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教案.pptx
儿童成长发育与体型健康的关系研究
广东大学生助力儿童“性教育”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幼儿园康复体育活动计划方案及特殊儿童辅助.docx
体育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健康发育成长行动指南
谈谈少儿舞蹈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帮助
网址: “武动童心”赋能超体重儿童:体育教育定制方案助力健康成长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2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