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图片

中药竹罐疗法】起源

  中药竹罐疗法起源于1800多年前,华佗结合了拔罐和刺血疗法的优点,发明了中药竹罐疗法。相传曹操患“头风”之症,华佗在其头部穴位针刺放血拔罐之后,头疼立止。

  中药竹罐疗法是在刺血放血疗法基础上发展而成,千百年来一直是秘而不传的民间治病绝技。是集刺血、拔罐、药疗为一体的综合疗法,是历代中医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辨症施治,循经选穴配穴,通过刺血拔罐药气热敷,以祛除邪气而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恢复正气的目的。

 关于刺血疗法,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出恶血也。通过扎针放血,能将体内的恶血放出,而不出好血。通过竹罐拔罐15分钟以后,竹罐下会有黑紫色的血块,还会参有粉色和白色的物质,这种黑紫色的血块和粉白色的物质叫做痰和浊,是由于人体受到风寒、暑湿或者劳损造成的。竹罐刺血拔罐最多的部位是背部,这是由于颈椎经常暴露在外边,容易受到风寒形成气血瘀滞,而痰和浊正是气血阻塞而造成颈椎病的罪魁祸首。

 古人对放血的丰富经验,前贤屡试不爽的实践证明:放血疗法确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对各种气滞血瘀、经络瘀滞、疼痛等病证确有效若桴鼓之功。中药竹罐刺血疗法可以有效地吸出人体内的恶血,故对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疾病有着显著的效果。

图片

图片

【中药竹罐疗法】适用病症

     中药竹罐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肩周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脂、高血压、月经不调、痛经、脾胃病、青春痘、口苦、美容养颜等。

       由于中药竹罐可以改善血循环、导入中药、恢复免疫力,所以对大多数疾病可以起到联合或间接的治疗作用。

中药竹罐疗法】治病原理

现代社会疾病的来源

现代人患病的真正原因是由于空气、水、食品的污染,是我们体内的环境严重污染,导致经络不通畅,血管内杂质多。另外,人们身体内普遍寒湿重,使血管、经络不畅通。各脏器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进而堵塞血管和经络,形成恶性循环,于是亚健康,富贵病乃至肿瘤的发生越来越多。

对淤血、寒湿的了解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造成瘀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寒、热、气、血、痰饮、外伤六种

瘀血是脉道不畅、血质污浊、血流缓涩以及血液瘀积等概念的总称。各种致病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而瘀血停滞于体内又可引起各种不同病证,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

48味秘方药包

    秘方药包中有舒筋活血的药物,也含具有止血功能的药物。由清淤方、止痛方、活血方、止血方四组方剂组成,配伍合理,相互融合,各司其责,达到清淤止血、软化增生、消炎止痛、营养脊髓的功效。神奇之处在于只拔出淤和病灶,不出新鲜血液。因为治疗中要刺破取穴的表皮,渗透的药物能活血化瘀,也能保持破损的表皮不会感染。

【中药竹罐疗法】理论基础

祛寒除湿、排除淤血

消除体内风寒痰浊湿、恢复人体阳气;彻底排出患处深部淤血,改善人体血液循环。

药物导入、疏通经络

48味秘方药物药味渗透入局部患处或通过经络穴位进入内脏治疗,从而打通经络。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使气血畅通,消除组织肿胀、剥离组织粘连,解除对神经的压迫,达到止痛的功效。

【中药竹罐疗法】能够排除体内毒素,导入治疗药物,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药竹罐疗法】特点

简单易学,绿色安全

中药竹罐采用定点定位治疗,原理清晰易懂,传统中医中药疗法,只进针2毫米,都是一次性使用,安全高效。

综合治疗,见效明显

中药竹罐疗法是集刮痧,手法,刺血,拔罐,药效一体,能祛寒湿、排淤毒、通经络、调气血,经过中药竹罐治疗,止痛快、消肿快、人体状态恢复快。

疼痛小,疗效好

针刺不痛、拔罐不痛,不管急慢性疼痛按疗程治疗都能得到改善和痊愈。

治疗养生,应用广泛

中药竹罐疗法治疗各种疼痛类疾病、各种寒湿、淤血引起的疾病,也可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提高免疫力,而对于亚健康状态,寒湿性引起的肥胖、女性疾患、胃肠道疾病、皮肤病都有确切的疗效,可以作为养生项目,对于现在中西医治疗的各种疾病,和中药竹罐联合起来,疗效更佳,因为中药竹罐能恢复人体内环境最佳状态,提高免疫力,增强自身抵抗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竹罐教学宗旨】

相关知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解读
中国十大中医诊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中医诊法非遗项目名录
针尖上的非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
推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十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名录 10种舌尖上的非遗美食盘点
养生堂视频20110117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