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药竹罐:传统中医的智慧疗法

药竹罐:传统中医的智慧疗法

                  药竹罐融合拔罐与药物疗法,借机械刺激和温热效应,调气血、通经络以防病治病。拔罐疗法在中国历史超数千年,《素问》中有相关论述。相传1800多年前,华佗结合拔罐和刺血发明中药竹罐刺血疗法,曾治疗曹操头痛,该疗法传承至今,仍在中医临床发挥重要作用 。 
                  药竹罐拔罐的作用机制
                  药竹罐通过热力排气造成罐内负压,吸附于人体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通过物理性的机械刺激与温热效应,发挥多种治疗作用。
                  1.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拔罐时,罐内负压紧紧吸附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及皮下腺体,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这些反应可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助于加速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排除体内毒素
                  拔罐产生的负压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加速体内毒素和废物的排出。这对于改善皮肤状况、增强免疫力具有重要意义。
                  3.温热作用
                  当人体受外界六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侵袭或跌打损伤时,脏腑功能受损,产生瘀血、气滞、痰涎等致病因子,经经络走窜全身,打乱气血运行。药竹罐以温热作用祛除六邪气,通气通血、舒经活络,改善经络气血,实现健身美体、祛病疗疾之效。
                  4.不同罐法不同作用
                  拔罐疗法共性之外,各法独具特色。走罐类似按摩与刮痧,可改善皮肤呼吸与营养,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耐力。手法缓慢轻柔能镇静神经,急速重力则兴奋神经,效果多样且显著。
                  药竹罐的优势
                  1.药竹罐适用于颈肩部、四肢、躯体的不规则部位及小关节处,打破了玻璃罐拔罐部位的局限性,提高了治疗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2.药竹罐需煮制,对治疗温度有要求,拔罐部位有温热的感觉,不仅增强了治疗效果,还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拔罐过程中的不适感。
                  3.药竹罐疗法在玻璃罐的物理治疗效果基础上,融入了药物渗透治疗的生化效果及竹罐自带的温热刺激效果。竹罐以其细腻的纹理,促进了药汁的渗透与吸附,对症选择相应中药材(如胃痛选方:北柴胡8g,生半夏8g,炙甘草10g,桂枝10g,天花粉10g,旋复花10g,干姜10g,牡蛎10g等)能更有效地作用于人体,在拔罐时发挥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温通散寒的作用,显著增强治疗效果。
                  药竹罐的适应症
                  1.各种痧症:拔罐疗法对于各种痧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迅速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2.寒症:如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痛经等寒性疾病,药竹罐可通过温热作用祛除体内寒气,改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效果。
                  3.痛症:药竹罐拔罐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风湿痹痛、腰腿痛、颈肩背酸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损伤、骨折愈后瘀积、顽固性疼痛等痛症具有显著疗效。通过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疼痛,促进恢复。
                  4.其他:药竹罐拔罐还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胃肠疾患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通过调节气血、改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如何进行药竹罐治疗?
                  1.选材与准备:一般选用口径为1.5~4.0厘米、生长1~2年以上的金竹制作。根据病症的不同,对症选择相应的中药材进行蒸煮,使竹罐吸收药气,
                  2.定位与清洁:根据病情确定拔罐部位,并进行局部清洁(刺络拔罐者,皮肤针或三棱针刺伤的部位,需消毒),以降低感染风险。
                  3.拔罐操作:点燃酒精棉球,迅速放入竹罐内旋转一圈后抽出,形成负压,迅速将竹罐吸附于治疗部位;或将煮制好的竹罐捞出后甩干,待温度稍降,利用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然后根据病情进行闪罐、走罐、定罐等手法。拔罐时间根据病情和体质而定,一般为5~15分钟。
                  4.起罐与观察:拔罐结束后,轻轻旋转竹罐,使罐内负压逐渐减小,然后取下竹罐。观察拔罐部位皮肤变化,记录治疗反应。
                  5.后续护理:拔罐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4小时内避免洗澡。拔罐部位如有轻微瘀斑或疼痛,属正常现象,一般数日内可自行消退。
                  药竹罐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的智慧结晶,通过物理性的机械刺激与温热效应,结合药物渗透治疗,发挥多重治疗作用。了解其历史背景、作用机制、优势及适应症,有助于更好地应用这一疗法,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知识

中药竹罐疗法:传统智慧与现代疗效的结合
中药竹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利用竹罐中的负压,将中药药液..
中药竹罐——传统疗法奇葩
【医星中医】传统中医竹罐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
药罐理疗、竹罐理疗、汪氏中药竹罐疗法
祖传绝技(中药竹罐疗法)传授
壮医中药刺络竹罐疗法
中医疗法之拔罐:传统疗法的智慧与现代应用之突破
中药竹罐疗法介绍
中医特色疗法——竹药罐

网址: 药竹罐:传统中医的智慧疗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