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三伏天心血管疾病高发,养心护心中医有妙招!

三伏天心血管疾病高发,养心护心中医有妙招!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过后,三伏天即将到来,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的高发期。

进入三伏天,人体大量出汗,新陈代谢加快,血液粘稠度就会上升,炎热闷热的天气使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血压波动大,这对于有高血压疾病基础的中老年患者,影响极为明显,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运用中医外治法,可缓解不适症状,帮助疾病康复。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种适合在三伏天进行的中医特色疗法:

“三伏贴”是指夏季三伏天的时候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调节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盛夏“三伏”是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此时借天、人阳盛之时,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治疗,可激发人体的阳气,温通经脉,达到秋冬或冬春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

“三伏贴”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是一种传统中医的外治疗法,是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促进血脉运行、疏通肺络,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的目的。

心病科三伏贴时间安排

伏前加强:7月11日—7月20日

初 伏:7月21日—7月30日

中 伏:7月31日—8月9日

末 伏: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加强:8月20日—8月30日

三伏贴福利

三伏贴共做五次,每次七穴。提前预约可减免一次费用。

地 点:门诊四层心病科门诊

“药罐疗法”是以中药浸煮的木罐或竹罐吸拔于相应的穴位上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药罐疗法依据中医理论,施治于经脉、腧穴、肌腱,可达到行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柔筋缓急的临床作用,具有拔罐和药物治疗的双重效果,既有拔罐疗法的物理治疗效果又有药物渗透治疗的生化效果。

拔罐法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用充满药气的竹罐吸附在俞穴上,使机体气血通畅,药气通过机体肌肤的吸收、渗透及中药和穴位的作用相结合。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舒筋止痛之功。通过我们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于脑血管病后遗症之痉挛症状有疏通经络,防痉解抽之功,疗效奇特。

“督脉灸”又叫督灸、长蛇灸、铺灸,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特殊灸法。先在督脉撒上一层药粉,在药粉铺上桑皮纸,然后在上面铺姜蓉,姜蓉上面再放艾绒进行点燃。

暑夏三伏天和冬天三九天是“督脉灸”祛病的最佳季节,可以起到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效果。盛夏天气炎热,阳气最盛,腠理疏松,百脉通畅,能强壮真元,祛邪扶正;推动气血,温通经络;散寒祛瘀通痹止痛;防病保健,治愈顽疾。

心血管病患者除了坚持中医治疗外,夏季一定要注意运动不要过度,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避开一天里的高温时段。要保持心态平和,遇事戒躁戒怒,尽可能保持乐观情绪。要做到饮食清淡,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摄入一些瘦肉、鱼类,多喝温开水,这些都有助于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欢迎关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视频号

日日有科普

天天涨知识

专家面对面

教你学养生

文字/心病科二区 刘艳

排版/宣传科 康曦

审核/宣传科 袁晓霞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朋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三伏贴:中医药的“魔法贴”,守护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调养:疏通血脉,守护心脑
“心”有余悸,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
教你7个管理心脏疾病的妙招
心脑血管病中医调养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治有效吗
三伏天高温天气 防暑降温有妙招
天气寒冷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三高共管”降低发病风险
郑州天方中医心脑血管病医院谢小强: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贴心人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治

网址: 三伏天心血管疾病高发,养心护心中医有妙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0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