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拉肚子)主要因肠道功能紊乱或感染引起,常见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应对时需重点关注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观察症状变化,严重时及时就医。
感染性因素:病毒(如诺如病毒
、轮状病毒
)、细菌
(如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或寄生虫感染。 1.非感染性因素:饮食不当(暴饮暴食、生冷刺激食物)、受凉、乳糖不耐受
、食物过敏
、药物副作用(如抗生素)等。 2.慢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
等也可能引发长期腹泻。3.补液防脱水1.
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优先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如口服补液盐
(按说明书冲泡)、淡盐水或米汤。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如可乐、果汁),可能加重腹泻。
饮食调整2.急性期(排便频繁时):少量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面条、馒头、土豆泥等,避免高纤维、高脂肪及乳制品。 恢复期(症状减轻后):逐步增加蛋白质(如蒸鸡蛋、煮熟的鸡肉)和低纤维蔬菜,避免生冷食物。 对症缓解3.若明确为非感染性腹泻,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吸附肠道毒素,保护黏膜)或益生菌(调节菌群)。 避免随意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
),感染性腹泻强行止泻可能加重毒素吸收。持续或加重:腹泻超过2天未缓解,或伴随高热(>39℃)、剧烈腹痛、便血、意识模糊
等。 1.高风险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孕妇或慢性病
患者出现脱水
征兆(口干、尿少、皮肤弹性差、乏力)。 2.怀疑特殊感染:近期有疫区旅行史、食用不洁海鲜或生食后腹泻,需排查霍乱
、阿米巴痢疾
等。3.注意饮食卫生:食物煮熟煮透,生熟分开处理,避免隔夜饭菜。 1.加强手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接触污染物后使用肥皂或消毒液清洁。 2.避免诱因:根据自身情况减少乳制品、辛辣食物摄入,腹部保暖。3.误区1:腹泻后禁食。 纠正:长时间禁食影响肠道修复,需少量多餐补充营养。 误区2:自行服用抗生素。 纠正:滥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仅细菌感染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误区3:依赖止泻药。 纠正:止泻药治标不治本,感染性腹泻需优先排出病原体。
腹泻多数可自行缓解,但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遵医嘱治疗。保持科学护理和预防,可降低复发风险。
相关知识
拉肚子腹泻
腹泻,夏天,拉肚子,夏季
腹泻拉肚子自己按摩止泻穴
拉肚子腹泻怎么办
腹泻(拉肚子)吃什么药好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婴儿腹泻
腹泻拉肚子怎么办
经常腹泻,拉肚子吃益生菌管用吗?
宝宝腹泻如何护理好 宝宝拉肚子
腹泻拉肚子该怎么办
网址: 腹泻拉肚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