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不学“中国人吃法”!欧洲人吃小龙虾讲究健康原味

不学“中国人吃法”!欧洲人吃小龙虾讲究健康原味

麻辣小龙虾、油焖小龙虾、蒜蓉小龙虾,每到夏日,这些充满浓郁口味的小龙虾成为许多中国人餐桌上的最爱。近年来,欧洲人也越来越钟情小龙虾,但其吃法却自成一体。他们更喜欢口味清淡、注重原味的做法,比如小龙虾沙拉、小龙虾意面和小龙虾面包片等。每个国家依托不同的饮食文化,还推出了各自的小龙虾招牌菜。


欧洲人越来越爱吃小龙虾。

尽管最近几年,“欧洲小龙虾泛滥成灾”的新闻时常成为许多国家茶余饭后的话题,但欧洲人却不敢对小龙虾“动手”。原来,根据欧洲国家的法规,私人禁止捕捉和烧烤小龙虾。而且,欧洲国家对小龙虾的谨慎态度,除了要证明其食用安全性外,还与生态保护仍未有定论有关。

尽管欧洲对小龙虾的捕捞实行限制,但在欧洲的许多海鲜市场,小龙虾却成为新的卖点。它们被摆在冰块上,以保持新鲜。其价格通常是每公斤30欧元左右。在欧洲的超市里,各种品牌的小龙虾肉也深受青睐,许多还是“中国制造”,每百克也要两三欧元。


小龙虾泛滥成灾。

德国人尤其喜欢买小龙虾肉。柏林一名女厨师卡特琳告诉笔者,德国人喜欢吃冷食,认为少烹调的美食营养物质流失少。吃小龙虾也一样,他们把小龙虾肉作为配料,与其他的酱汁一起涂抹在面包片上,作为早餐或零食。


小龙虾面包片。

德国人喜欢的另一种小龙虾吃法是做成沙拉。“这种做法也非常简单,符合德国人做饭的特点。”卡特琳说,把黄瓜、生菜、小番茄、牛油果等蔬果切成片,然后加入小龙虾肉,再浇上沙拉酱,一盘低脂健康营养的沙拉就完成了。许多德国人还把它当作减肥餐。德国许多机构举行派对时也用几粒小龙虾肉作为开胃菜。


小龙虾沙拉。

来自美食王国的意大利人做小龙虾则更加注重味觉。一种做法是煎炸小龙虾,在小龙虾上涂抹盐和胡椒粉,然后裹上面粉,在油中煎炸。出锅后,再在小龙虾上加些香菜、盐和胡椒粉,然后把番茄汁和牛油汁浇在上面。


小龙虾沙拉星级版。

另一种意大利特色菜则是小龙虾意大利面。其做法与一般的意大利面做法相似,关键步骤是用番茄酱、牛油、生奶油、胡椒和辣椒粉等,与小龙虾制成小龙虾酱,然后与煮熟的意大利面一起烹饪。


小龙虾意面。

浪漫的法国人喜欢品尝小龙虾奶油汤。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小龙虾去壳,加入白葡萄酒,再加上奶油汤汁,和洋葱胡萝卜一起煮,热的时候就是奶油龙虾汤,冷却凝固后和法棍面包配着吃。


小龙虾奶油汤。

笔者在欧洲国家走访,还见识过不少小龙虾创新吃法,比如在葡萄牙,曾吃到小龙虾肉蛋挞,一口咬下去,既有蛋挞的酥脆,又有小龙虾肉的鲜美;在英国,则吃过小龙虾肉炒饭;在奥地利,还品尝了小龙虾面包,别有一番风味。


大吃小龙虾。

要说哪个欧洲国家对小龙虾饮食文化最具影响力,那肯定是瑞典。早在100多年前,瑞典就立法,禁止在8月前捕捉小龙虾,以保证其繁殖。每年8月,这个国家就进入“小龙虾季”。许多家庭聚在一起,大家一起烹饪,尽兴地吃小龙虾。

瑞典人吃小龙虾非常有仪式感,常常会举行小龙虾派对。参与派对的人会戴上纸帽子,提着纸灯笼。派对十分热闹,还有专门的饮酒歌。派对上自然少不了小龙虾,配上面包、瑞典盐腌鲱鱼等,再喝上一杯啤酒,不亦乐乎。


瑞典的小龙虾派对。

近年来,瑞典的小龙虾文化通过其驻外机构以及家居连锁店宜家等走向欧洲国家。宜家家居在欧洲各地的分店,每到8月份都会举办小龙虾派对,顾客只要支付十几欧元,就可以享受小龙虾自助餐。


中国吃法走向欧洲。

随着中国小龙虾出口欧洲以及欧洲当地小龙虾捕捞的增加,欧洲各地中餐馆也开始提供小龙虾美食。中餐馆更喜欢向当地顾客推荐充满中国口味的麻辣小龙虾、油焖小龙虾和蒜蓉小龙虾等。

(本文为笔者原创,首发于27日《环球时报》第9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小龙虾,这样吃才健康
欧洲美食课件.pptx
小龙虾价格火爆反弹,吃货必备:健康省钱的小龙虾吃法指南
欧洲人为什么喜欢喝茶
夏季吃小龙虾必知细则 小龙虾的清洗方法
小龙虾的科学密码与健康食用指南
小龙虾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别吃错了拉肚子!
“龙虾季”如何健康吃虾?珠海中医有妙招→
吃不绝?桐小姐带你一窥小龙虾“长生不老”的秘密
欧洲健康管理学院:生物健康的倡导者

网址: 不学“中国人吃法”!欧洲人吃小龙虾讲究健康原味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