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强调说减脂
其实就是着重减内脂
因为如果内脂长期超标
不仅仅是外形带来压力
对你的健康就会产生
长期、隐形、难断的危害
首先一定的脂肪,对皮下和内脏都是起保护性作用的。皮下脂肪,用于日常活动时,被身体使用消耗掉,肚子整体维持「存储-消耗」的平衡状态;
而一定量的内脏脂肪是人体必需的,内脏脂肪围绕着人的脏器,对人的内脏起着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三大主要作用,我们不能没有它,但又怕它超标。
内脏脂肪是什么?和体脂肪有何不同?
谈到脂肪,大多数人都认为其对身体弊多于利。事实上适量的脂肪能维繫人体正常运作,例如维持体温、帮助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和保护内脏器官等。人体的脂肪可分成3种,包括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异位脂肪。
内脏脂肪:指腹部周围的脂肪,我们常讲的大肚腩就是内脏型肥胖。另外有些人四肢纤细,但腰围略粗,这些人就算体重BMI测出来正常也还是要小心内脏脂肪超标的问题。而过多的内脏脂肪会分泌许多发炎细胞,增加代谢症候群的风险。
皮下脂肪:指的是皮肤下面的脂肪,大多囤积在下半身,一般来说女性较容易有皮下脂肪过多的问题。皮下脂肪肥胖的人又被称为梨形身材。
异位脂肪:又可称为第三脂肪,指的是本应出现在皮下或内脏的脂肪附着在心脏、肝脏和肌肉。容易对体内组织造成直接伤害,并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内脏脂肪标准?如何计算?
内脏脂肪不像BMI有一套公式可以让大家自己计算。基本上要准确的算出内脏脂肪还是要仰赖电脑断层扫描。市面上有些体重计强调有计算内脏脂肪的效果,但测出来的数值只能做为参考,因为大多会有误差。若想要自我检测,建议可量测腰围和腰臀比,如果超标就要开始注意内脏脂肪堆积的问题。
腰围:成年男性若大于90公分,女性大于80公分就要注意。
腰臀比:将腰围除以臀围,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就要注意。
内脏脂肪标准:1~9属于正常数值,10~14代表内脏脂肪偏高,15~30则是高危险等级,要尽快控制饮食和运动调整。
哪些食物容易生成内脏脂肪?
容易生成内脏脂肪的食物不外乎就是大家熟知的地雷饮食,包括糖、精致淀粉、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高糖食物:大家熟知的饼乾蛋糕外,一些看起来健康的食物其实糖分都超标,例如优酪乳、水果乾、燕麦棒、果汁和运动饮料等。
精致淀粉:经过加工去除麸皮的各式淀粉,包括白吐司、面包、意面、白面条等。
饱和脂肪:主要的来源为动物性油脂,例如肥肉、猪油、牛油和奶油等。此外植物性奶油(又叫乳玛琳)、氢化植物油和烤酥油都是造成内脏脂肪的元凶之一。
反式脂肪:看到“氢化”、“部分氢化”、“固体”、“人造”时就要注意这些食品中可能带有反式脂肪。而且带有反式脂肪的食品往往也有极高的饱和脂肪,需特别注意。
怎么减掉内脏脂肪?
1.饮食调控要到位
饮食调控是在饮食总能量控制的基础上明确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
(1)高油食物不能吃
油条、油饼、炸鸡、炸鱼、煎包、蛋炒饭、奶油等,这类食物含有大量脂肪,易增加能量摄入。
(2)高糖食物要禁止
碳酸饮料、含糖糕点、各种糖果、蜂蜜等食物含有较多糖,不仅增加能量摄入,而且会转化成脂肪囤积在体内。
(3)馅类食物要少吃
包子、饺子、馅饼等馅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加入较多的油脂,能量较单纯米面要高,且因其口味较好容易摄入过量,所以减重期间一定要少吃。
(4)保证足量蛋白质
足量的蛋白质可以让你有较高的饱腹感,不易饥饿,搭配抗阻运动,可以减少在减重过程中的肌肉损失。
(5)膳食纤维要充足
减重期间每天要保证20-25g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通过多吃非淀粉类蔬菜、提高粗粮比例来实现。充足的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也可更好地排出大便,预防便秘。
2.腰腹运动效率高
局部减脂的效果是在全身减脂的基础上实现的,内脏脂肪主要集中在腰腹部,增加腰腹部的运动可以增加内脏脂肪的动员,相对于单纯的全身减脂运动,加上腰腹部运动可以更好地减少内脏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