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维生素B12,这个被誉为"能量维生素"的营养素,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据国家卫健委近期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5%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B12缺乏,而大多数人并未察觉。
当指甲变薄、舌头异常发红、莫名疲惫时,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症状背后,可能都与体内维生素B12不足有关。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缺乏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维生素B12,化学名称为钴胺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参与DNA合成、红细胞生成、神经系统功能维护以及能量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维生素B12,必须通过食物摄入或外部补充获取。
临床经验表明,维生素B12缺乏时,身体会发出四大明显信号。首先,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平衡感减弱、记忆力下降甚至抑郁症状。
这是因为维生素B12对神经髓鞘形成至关重要,缺乏会导致神经传导受阻。其次,消化系统问题如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舌炎(表现为舌头光滑发红)也是典型表现。
第三,血液系统异常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可能感到异常疲劳、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最后,皮肤黏膜变化包括面色苍黄、皮肤干燥、口腔溃疡增多等。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皮肤变得异常苍白或呈现黄色调,并伴有虚弱感时,很可能已处于中度缺乏状态。
更严重的是,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甚至认知功能下降。
对于维生素B12缺乏的诊断,医学上主要通过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正常值范围为200-900pg/mL。低于200pg/mL即可诊断为缺乏。
对于疑似缺乏但血清水平在边缘范围的患者,可进一步检测甲基丙二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确认。同时,完整的诊断还应包括血常规、骨髓检查(若有贫血表现)以及神经系统评估。
一旦确诊,治疗方案根据缺乏程度和原因而定。对于轻中度缺乏,可通过饮食调整和口服补充制剂改善。推荐摄入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牛肉、鱼类、蛋类和奶制品等。
严重缺乏或存在吸收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肌肉或静脉注射维生素B12。典型方案为每周1次肌肉注射1000μg,连续4-8周,然后每月维持治疗。健康成人每日维生素B12推荐摄入量为2.4μg。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是,补充维生素B12初期可能出现低钾血症,应同时注意钾的补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需密切监测。
维生素B12与某些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二甲双胍等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同时,定期复查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和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
预防维生素B12缺乏的关键在于均衡饮食和针对高风险人群的筛查与干预。三类人群需要特别关注维生素B12补充:
第一类是素食者,尤其是纯素食者。由于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维生素B12,长期素食者应考虑服用强化食品或补充剂。纯素食者中维生素B12缺乏率高达62%,远高于普通人群。
第二类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胃酸分泌减少导致维生素B12吸收能力下降,65岁以上老人中约30%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酸缺乏。我国城市老年人中维生素B12缺乏率约为35%。
第三类是胃肠道疾病患者,特别是胃切除术后、慢性胃炎、克罗恩病患者以及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二甲双胍的患者。这类人群由于胃内因子减少或药物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受阻。
除了这三类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需额外补充维生素B12,以满足胎儿发育和婴儿生长的需要。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建议,这类人群每日摄入量应增加至2.6μg。
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维生素B12与健康的深层联系。2023年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充足的维生素B12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痴呆症风险。
另一项刊登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发现,维生素B12水平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适当补充可能有益于心脏健康。维生素B12与免疫系统功能维护有重要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用技巧确保充足摄入:首先,保持均衡饮食,每周摄入2-3次动物性食品;其次,对于素食者,可选择强化谷物、植物奶或营养酵母作为替代来源。
第三,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最后,烹饪方式也很重要,微波或高温烹调可能导致维生素B12损失,建议采用蒸煮等温和烹调方式。
针对维生素B12急性缺乏的应急处理,若出现严重乏力、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医疗条件有限情况下,可先口服高剂量维生素B12补充剂,但这仅为临时措施,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干预。
维生素B12的健康维护不容忽视。请记住,均衡饮食是基础,定期健康检查是保障,针对性补充是关键。
尤其是上述三类高风险人群,应更加关注自身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J].中国食品学报,2023,23(1):1-28.
[2] 王建安,陈伟,李昱等.维生素B12缺乏相关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6):589-595.
[3] 张梦园,刘力,周春凌等.老年人群维生素B12营养状况与认知功能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7):845-85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谷雨健康说#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健身人群要补充维生素几
哪些人要额外补维生素?医生点名这几类人
缺乏维生素B12,对身体健康有何危害?吃什么能补充?早点了解
身体出现哪些症状该补充B族维生素
【健康生活】不同人群,需要补充的维生素不同,该怎么补?
减肥人群需要补充什么维生素
人体应该补充维生素几
女人需要补充哪几种维生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指南:谁需要补,怎么补?
孕妇如何补充维生素B12
网址: 身体出现几大异常,提示你该补维生素B12了!几类人群需要重点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