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强调,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息息相关,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的和谐。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的九窍、五脏和十二关节,都与阴阳之气相通。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产生了五行,而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又分为三:湿、燥、寒为阴,风、暑、火为阳。人体的健康与否,往往取决于是否能够顺应这种阴阳之气的变化。只有阴阳和谐,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延长寿命。因此,养生之道在于调和阴阳,使阳气固护,从而确保身体的健康与长寿。
健康生活的核心在于寻求平衡。我们的身体,宛如一台精妙的仪器,而阴阳则如同这部仪器的两大核心组件。在阴阳和谐的状态下,身体能够顺畅运行;然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如同仪器出现故障,身体便会陷入困境。唯有让生活贴近自然,寻找到那个契合自身的平衡点,我们方能迈向健康的生活之路。
“人饮食、劳倦即伤脾。”这是《素问·本病论》中的古训,提醒我们饮食不可过饥过饱,尤其在现代社会,更应警惕过饱对脾胃的损害。合理的饮食既能保障脾胃的正常运化,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又能预防营养过剩或缺乏,为中老年时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食饮的节律也至关重要。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度,早、中、晚定时进食,有助于脾胃消化吸收的节奏化。脾胃的协调配合,使得饮食在体内得以有序消化、吸收并输布全身。
同时,食饮的节度亦不可忽视。种类齐全、比例恰当的膳食,结合寒热温凉与酸苦甘辛咸的恰当搭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这种谨和气味的膳食平衡,能够确保阴阳、气血、脏腑的和谐,从而维护身体的健康状态。
“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这是《灵枢·师传》中的养生智慧。春夏之际,阳气旺盛于外,此时应先治疗外在的标病,如皮肤问题、中暑等,再调理内在的本病;而秋冬时节则相反,精气内敛,应先治内在的本病,再顾及外在的标病。
当前正值夏季,我们可以运用这一智慧来调整生活。在面对夏季的炎热与一系列“标病”挑战时,我们首先应关注外在的身体不适,如出汗、口渴等,采取措施补充水分、防晒降温。同时,也不应忽视内在脏腑的调理,保持饮食均衡、作息规律,以防脾胃等脏腑在夏季阳气的冲击下受损。
夏季,这一充满活力的季节,不仅适宜户外运动,更是养生的好时机。我们可以选择游泳、散步等轻松方式,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同时,不妨尝试食疗与中医养生,内外兼修,调理身体阴阳,提升整体健康,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
让我们静心体会,以平和、善良、智慧的心态,感悟人生的美好与真谛。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养生之道:传承千年的智慧
黄帝内经养生经中国古藉中的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教你来减肥:千年智慧的健康减重之道
中医养生智慧:千年传承中的身心平衡之道
中药养生:传承千年的健康智慧
千年经络传承:古代中医的养生智慧
《健康之路》 20210921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秋季篇(下)
健康之道,法于自然,《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养生顺应自然规律
【健康养生】精华!《黄帝内经》中一定要知道的养生智慧
中医养生传承千年的智慧滋养生命的艺术从古至今让健康与自然共鸣
网址: 《黄帝内经》中的健康智慧,传承千年的养生之道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