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世界读书日,这些养生智慧书你都看过吗?

世界读书日,这些养生智慧书你都看过吗?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为了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机会读到各类书籍,这几本成书上百甚至上千年的经典著作大家都看过吗?里面蕴含的一些健康生活智慧,至今都可以带给我们不少启发。

01

《黄帝内经》

被称为医之始祖,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该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经络学说”“养生学”等学说,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和大量的临床实践等。

养生智慧:

“顺应四时”即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而调养身心。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就应该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随着自然变化的脚步调整自己的生活,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养生,才能身体康健。

“药食同源”即很多食物也是药物,两者没有绝对分界线。《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记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气味合而服之,补精益气。”意思是说药物可以治疗病邪,五谷可以滋养五脏之气,五果可以辅佐五谷充养人体,五畜能充养五脏,五菜能营养脏腑。将药物和谷果肉菜依气味而调配服用,可以补精益气,这算是药食同源的原理基础。

“治未病”即在没病以前就应该加以防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圣人不是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我们日常养护身体更是如此,不要等到生病了才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好预防。

02

《养性延命录》

南朝齐梁时著名的养生家、道教理论家和医学家陶弘景著作,该书辑录了上自炎黄、下至魏晋之间的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共分上下两卷、六篇:《教诫篇》《食诫篇》《杂诫忌让害祈善篇》《服气疗病篇》《导引按摩篇》《御女损益篇》。

养生智慧:

“饮食寒温适宜”即进食时入口食物温度要合适。《养性延命录》卷上《食诫篇第二》说:“热食伤骨,冷食伤藏,热物灼唇,冷物痛齿。”意思是说过于热食会损伤人体骨骼,过于冷食又会损伤脏腑;食物温度太高会灼伤嘴唇和口腔,食物温度太低则侵袭牙齿疼痛。使食物保持合适的温度才能在不伤害身体的情况下,起到充饥止饿、补养身体的作用。

03

《老老恒言》

又称《养生随笔》,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是汇集清以前各家养生思想,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编纂而成的养生学专著。分别从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运动导引、服药卫生、预防疾病等方面,阐述老年养生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

养生智慧:

“勿饥餐渴饮”即饮食喝水要及时、适量。《老老恒言》卷一《饮食》说:“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勿极渴而饮,饮不过多。但使腹不空虚,则冲和之气,沦浃脊髓。”意思是说不要等到饿到极点了才进食,进食时更不应吃太饱;也不要等到口渴到极致才喝水,饮水时也不该喝过多。只要不使腹中无物,这样阴阳调和之气就可以浸透深入骨髓。

书中自有健康道,身体健康是从古至今人们的共同期盼,我们在学习古人养生智慧的同时也要注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树立及时就医的观念。从自身情况出发,适人、对症进行调养才能真正有益于健康。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世界读书日
4·23世界读书日|用阅读丈量世界
世界读书日推荐:多本实用健康养生书籍,助你保持元气满满
世界读书日・我悦我心
世界读书日:亲子阅读倡议书
世界读书日:适合准妈妈读的7本好书
世界读书日:16本健康书籍推荐
健康智慧书
如果开学=读书,那么,我们有哪些书可以读?
世界读书日共同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网址: 世界读书日,这些养生智慧书你都看过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5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