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痛主要是由于肌肉组织受到各种刺激,致使局部产生疼痛感觉,此类刺激可能源于肌肉本身的损伤、病变,也可能由外部因素引发,如运动过量、姿势不良等。
1、运动过量: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超出肌肉负荷,会导致肌肉纤维轻微损伤,产生乳酸堆积。比如长时间不运动,突然进行大量跑步、健身操等活动,第二天就可能出现肌肉酸痛。这种情况通常在休息几天后,随着身体对乳酸的代谢,疼痛会逐渐缓解。
2、姿势不良:长期保持不正确姿势,如久坐且弯腰驼背、久站时身体重心偏移等,会使部分肌肉持续紧张,得不到放松。以办公室职员为例,长期伏案工作,颈部、肩部和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易引发肌肉疲劳和疼痛。调整姿势、适当活动身体可减轻症状。
3、拉伤扭伤:在运动、劳作或意外中,肌肉突然受到过度牵拉或扭转,就会发生拉伤或扭伤。比如打篮球时突然转身、提重物时姿势不当,都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程度因损伤程度而异。
4、筋膜炎:筋膜炎是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多因长期劳损、受寒、创伤等因素引发。炎症刺激周围肌肉,导致肌肉疼痛。例如,长期在寒冷、潮湿环境下工作,腰背部肌肉易发生筋膜炎,患者会感到局部肌肉酸痛、僵硬,晨起或长时间不活动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可稍有缓解。
5、横纹肌溶解症:多种原因可引起横纹肌溶解,如过量运动、药物不良反应、外伤挤压等。横纹肌细胞受损,细胞内的肌红蛋白等物质释放进入血液,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其中就包括肌肉疼痛。患者常伴有乏力、尿色加深等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6、骨肿瘤:当骨肿瘤侵犯周围肌肉组织时,会引起肌肉疼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浸润破坏了肌肉的正常结构,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这种疼痛通常较为剧烈,且随着肿瘤进展会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局部肿块、活动受限等症状。
肌肉痛原因复杂多样,涵盖日常行为、运动损伤及疾病因素。多数情况下,运动过量、姿势不良等引起的疼痛可自行缓解。但若是疾病导致,且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保护肌肉健康。
肌肉痛需要到什么科室就诊
骨科:若肌肉痛伴有明显的运动损伤史,如拉伤、扭伤,或怀疑与骨骼、关节相关疾病有关,骨科医生可进行专业诊断。医生会详细询问受伤经过,进行体格检查,判断肌肉损伤程度,查看关节活动是否受限、有无畸形等。还可能安排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排查是否存在骨折、关节脱位等骨骼病变,以及肌肉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康复科:对于因长期姿势不良、运动过量等导致的慢性肌肉疼痛,康复科能提供有效帮助。康复科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姿势分析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如物理治疗,帮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还会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改善肌肉功能,纠正不良姿势,预防疼痛复发。相关知识
肌肉神经痛是怎么回事
腿肌肉酸痛是怎么回事
左小腿肌肉痛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老年人肌肉酸痛是怎么回事
产后肌肉痛关节痛怎么回事
健身后肌肉酸痛怎么回事
小腿肌肉酸痛是怎么回事?小腿肌肉酸痛怎么缓解?
没运动小腿肌肉酸痛是怎么回事啊
小腿肌肉和脚跟疼痛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肌肉疼怎么回事
网址: 肌肉痛是怎么回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