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你不知道的
副作用
“隐形风险”需警惕
生病时,药物是缓解不适、治疗疾病的好帮手,但你是否了解,一些常用药在发挥疗效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意外影响。因此学会科学用药、规避风险,对我们的健康而言至关重要。
你知道吗?很多常用药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副作用,今天小萱就来跟大家讲讲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药物副作用。
抗生素类
不止杀菌,还可能“伤筋动骨”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同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肌腱损伤是其典型的副作用之一。
常表现为肌腱炎甚至肌腱断裂,90%会累及足部跟腱,偶见于胳膊或大腿肌腱。一般在用药后 48 小时至 6 天出现,但风险可能持续用药后3 个月。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器官移植患者及正在用类固醇药物的人,这一风险会更高。
因此,用药期间及停药后 3 个月内避免过度牵拉肌腱(跑步、跳跃、负重训练等),高风险人群需严格遵医嘱调整方案并警惕疼痛等早期症状。
非甾体抗炎药
止痛背后的“脏器负担”
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这些常用的止痛药,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很多人头痛、关节痛时会自行服用。但这类药在止痛的同时,可能给身体脏器带来 “隐形负担”。
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时,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有胃肠道损伤、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风险增加、血液系统异常、过敏反应等危害。
如果用药后出现胃痛、黑便、尿量减少、水肿等情况,别硬扛,及时停药并告诉医生。止痛虽重要,脏器健康更要守护哦!
降脂药
调节血脂时的“肌肉警报”
他汀类药物能帮我们调节血脂,但用药时要留意肌肉发出的 “警报信号”,比如肌肉酸胀、隐痛、无力的情况。
横纹肌溶解症是非常严重的肌肉损伤,表现为肌肉剧烈疼痛、尿液呈茶色(像浓茶颜色),这是因为肌肉细胞被破坏,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损伤肾脏,需立即停药就医。
高龄(>75岁)、肾功能不全,还有同时吃好几种药(比如某些抗生素、抗真菌药)的人,肌肉出问题的可能性更高。
因此,服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一旦出现肌肉疼痛、无力或尿液颜色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定期监测肌酸激酶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肌肉问题。
降糖药
控制血糖时的“营养陷阱”
降糖药能帮咱们把血糖稳稳控制住,但吃药时可得留意身体悄悄出现的 “营养小麻烦”。
比如长期吃二甲双胍的朋友要注意,它可能会影响身体对维生素 B12 的吸收。要是体内缺了这种维生素,可能会觉得手脚发麻、没力气,甚至走路不稳。
建议:用药期间通过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鱼类、贝类等。
磺脲类药物可能干扰叶酸代谢,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通过绿叶蔬菜、豆类等食物补充叶酸。
阿卡波糖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吸收。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监测相关营养素水平,并通过饮食调整或补充剂来保证足够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营养素的摄入和身体反应,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以确保营养均衡,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如何避开副作用的
“隐形风险”?
1
用药前:
做足“功课”,避免跟风用药
主动跟医生/药师说明自身情况,比如“我有高血压 / 胃病”、“正在吃 XX 药(包括保健品)”、“对 XX 药过敏”,避免因基础病或药物相互作用放大副作用。所有用药都要经医生/药师确认,避免自行用药,增加潜在风险。
2
用药中:
规律服药+自我监测
记好 “用药时间” 细节,比如有的药早上空腹吃、有的药饭后吃、有的药睡前服用、有的药只能局部使用……这些细节都能尽可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用药后,留意身体的异常反应,比如心慌、皮疹、腹泻等等,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医生,会有助于为您进行用药调整。
3
特殊人群:
用药“不简单”,更需谨慎
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在用药选择方面更需谨慎,需在医生/药师的判断下,个体化调整用药,用药后密切监测副作用。
4
遇上副作用:
有效应对不慌张
轻微不适先观察,记录症状变化。严重反应,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血尿、剧烈腹痛等,应立即停药就医。
当然,定期复查可以有效“防隐患”,比如一些慢性病用药(如降压药、降糖药、他汀类),可以按医生要求定期查肝肾功能、血常规,早发现药物对脏器的潜在影响。
没有“绝对无副作用”的药,但有“正确用药避开风险”的方法。对用药多一分重视,多问询医生、多细致观察、不随意用药,就能让药物真正成为健康帮手!
作者:田丹 审稿:李晓宇
点击“阅读原文”
瘦身人士必看!这种热门饮食方式会加速衰老,缩短寿命!相关知识
药物副作用反应警惕用药风险
警惕减肥药中的五个惊人副作用
警惕氟康唑的副作用可不少
“输液通血管”隐患多,这些副作用需警惕
警惕!减肥药惊人的副作用
蜂胶有哪些副作用?专家提醒,这5大风险要警惕!
常吃减肥药 警惕3个危险讯号
警惕!西柚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及安全用药指南
吃减肥药有用吗?警惕带来副作用!
健康警惕:日常食物的十个副作用.doc
网址: 副作用可持续3个月!警惕这些常用药的“隐形风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