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与展望

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与展望

摘要

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分割、配准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应用实例包括计算机辅助诊断、个性化治疗和临床决策支持等。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极大地提升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讨论了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处理领域的主要技术发展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配准、融合和联邦学习方法在增强诊断准确性和辅助治疗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本文探讨了当前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医学影像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Abstract

Deep learning technology has shown great potential in medical image analysis, greatly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medical diagno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jo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deep learning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with a focus on the key roles of deep learning based segmentation, registration, fusion, and federated learning methods in enhancing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assisting treatment. Finall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technolog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aiming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1 引言

医学影像分析是一门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处理和提取医学影像中有价值的信息的研究课题,旨在辅助临床诊断、治疗规划、疾病监测和手术导航等。通过对CT、MRI、X光、超声等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进行分析,从而提取出重要的病理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大量科研资金的投入推动了我国医学图像分析技术这一领域的发展。多家科技公司和医疗机构合作,开发和推广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这些系统已经在肿瘤检测、器官分割和疾病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的医学影像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在国际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医学影像分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方法向深度学习的转变,这一转变极大地推动了医疗诊断和治疗的进步。早期的医学影像分析依赖于传统的影像处理技术,如阈值分割、区域生长和边缘检测等。这些方法在处理简单场景时效果较好,但对复杂结构和噪声影像的鲁棒性较差,且处理不同模态的影像时缺乏灵活性。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大规模数据集的出现,深度学习方法在影像分割领域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1]和Transformer[2]的广泛应用,为医学影像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例如,CNN和Transformer能够自动学习和提取影像中的高级特征,实现对复杂结构如肿瘤、器官和血管的精确分割,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深度学习模型还能处理多模态影像,结合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结构、功能和代谢信息的融合,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依据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因此,深度学习对医学影像分析的重要意义在于其能够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医学数据,提升诊断的精度和速度。随着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分析领域的快速发展,其已经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我国在政策、产业发展和教育研究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实际落地,提升了医学影像分析的水平和能力。

2 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发展

2.1 卷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是一种深度前馈神经网络,它通过卷积运算自动提取图像等数据的局部特征,并逐层抽象,最终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其局部连接和权值共享的特性有效减少了模型参数,提高了计算效率。CNN主要由卷积层和池化层组成,卷积层主要负责通过卷积运算提取输入图像或数据的局部特征,如边缘、纹理等,这些特征对于后续的识别任务至关重要。而池化层则紧跟在卷积层之后,通过下采样操作进一步减少特征图的空间尺寸,降低计算复杂度,并保留重要信息,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卷积层公式如式(1):

Woutput=Winput-WfilterS+1Houtput=Hinput-Hfilter+2PS+1 (1)

池化层公式如式(2):

Woutput=Winput-WfilterS+1Houtput=Hinput-HfilterS+1 (2)

式中,W表示图像宽度,H表示图像高度,S表示卷积核步长,P表示图像边缘增加的边界像素层数,下标input和output分别表示输入图像和输出图像。若边界像素填充方式为Same模式,P为图像增加的边界层数,若是Valid模式,则P=0。

在过去的几年里,CNN在医学图像分析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NN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从最初的简单图像分类扩展到复杂的疾病检测和诊断。同时,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计算能力的提升,CNN模型的复杂度和性能也在不断提高。然而,CNN在医学图像分析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数据不足、模型过拟合、计算成本高昂等。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模型架构、优化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进一步提高CNN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准确性和效率,Transformer就是工作之一。

2.2 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

Transformer最初由Google提出,并主要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领域,其核心是自注意力机制和位置编码。然而,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发展,Transformer逐渐被引入到医学图像分析领域。在医学图像分析中,Transformer能够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对图像中的像素或区域进行全局交互和特征提取,从而捕捉到图像中的全局信息,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注意力公式如式(3):

Attention(Q,K,V)=softmaxQTTdk⋅V (3)

式中,查询向量Q、键向量K和数值向量V是给定的,其中dk是向量维度,自注意力机制计算加权和,其中权重由查询和键之间的相似度确定。

位置编码公式如式(4):

PE(pos,2i)=sinpos10 0002i/dmodelPE(pos,2i+1)=cospos10 0002i/dmodel (4)

式中,pos是当前位置,i是特征向量的维度,dmodel是模型的维度。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Transformer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优化后的Transformer模型在医学图像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快速、可靠的支持。同时,随着多模态融合、弱监督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Transformer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3 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展现了广泛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图像分割、配准、融合以及基于联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析方法上,深度学习处理医学图像步骤通常如图1所示。深度学习通过自动学习图像特征,能够实现对复杂医学影像的精确分割,将不同组织或病变区域有效分离。同时,它还能优化图像的配准过程,使不同时间或模态的图像能够精确对齐,便于后续分析。在图像融合方面,深度学习能够综合多种影像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此外,基于联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析方法通过联合多个数据源进行训练,不仅保护了数据隐私,还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性能,为医学影像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1  深度学习处理医学图像步骤

下载:  原图 | 高精图 | 低精图

3.1 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分割是医学影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影像划分为离散的像素组,旨在提取感兴趣的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如器官、病变或其他解剖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将影像数据解析为特定形状的片段,可以实现更快、更准确的影像分割,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医学影像处理和分析的效果。传统的非深度学习方法包括阈值法、区域生长法、活动轮廓模型、分水岭算法等。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方法包括CNN、Transformer、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等。

图2  医学图像分割主流对象[

3]

下载:  原图 | 高精图 | 低精图

3.1.1 肿瘤检测与分割

肿瘤检测与分割主要涉及从CT、MRI、PET等医学影像中自动检测、定位和分割肿瘤,该项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规划和疗效评估中起着关键作用。准确分割肿瘤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监测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1.2 器官和组织分割

医学影像中的器官和组织分割是临床应用中的基础任务,例如心脏腔室分割、肝脏及病变区域分割等,通过精确分割目标器官和组织,可以提高医学影像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3.1.3 骨骼和关节分割

骨骼和关节分割主要用于从CT、MRI和X射线等医学影像中自动检测和分割骨骼及关节结构。骨骼和关节分割的目的是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出骨骼和关节的形态和位置信息,辅助医生进行骨折诊断、关节病变评估和手术规划。精确的骨骼和关节分割能显著提升骨科疾病的诊断、手术规划和术后康复的效率。

3.1.4 眼部影像分割

眼部影像分割实现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出眼部的不同结构(如视网膜层、视盘、黄斑、血管等),辅助医生进行眼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涉及从眼部影像(如眼底影像、OCT影像等)中自动检测和分割出眼部结构。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眼部影像分割的准确性和效率显著提高,为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规划和疗效评估提供了高效的工具。

3.1.5 肾脏和泌尿系统分割

肾脏和泌尿系统分割是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出肾脏、膀胱和尿道等结构,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规划。用于从CT、MRI和超声等影像中自动提取和分割肾脏、膀胱、尿道及其他泌尿系统结构。这项技术在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手术规划和疗效评估中起着关键作用。

3.1.6 乳腺影像分割

乳腺影像分割主要从乳腺X线、乳腺超声、MRI等影像中自动检测和分割乳腺组织及其内部的不同结构和病变区域(如肿块、钙化点等),通过精确分割乳腺影像中的病变区域,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概率,提高乳腺癌等疾病的诊断准确性,辅助医生进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3.2 医学影像配准

医学影像配准是指将来自不同时间点、不同成像设备或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进行空间或时间上的对齐和匹配,以实现精确的结构或功能重叠,如图3所示。其核心目标是使得医生能够准确比较和分析不同时间或不同来源的影像数据,从而支持精确地诊断、治疗规划和疾病监测。

图3  脑部医学图像配准[

4]

下载:  原图 | 高精图 | 低精图

3.2.1 手术导航

配准技术能够准确地定位肿瘤、重要组织结构或器官的位置,帮助外科医生避开重要结构、最小化损伤并确保手术的精确性。具体而言,将术前获取的影像与实时手术中的患者解剖结构对齐,帮助外科医生精确定位和操作目标区域,从而进行精准的手术操作和决策。

3.2.2 疾病监测

配准技术通过将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成像设备下获取的医学影像进行精确对齐,实现疾病进展的准确监测和评估,包括肿瘤生长、病灶扩展等,以便医生能够准确比较和分析病变的发展和治疗效果,为疾病监测和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工具。

3.2.3 辅助放射治疗

配准技术实现对齐术前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与实时治疗中的患者解剖结构影像,能够帮助放射肿瘤学家精确定位肿瘤靶区和正常组织,规划和优化放疗剂量分布。这种精确配准可以有效减少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同时支持治疗效果的实时监控和评估,为个性化放疗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3 医学影像融合

医学影像融合是一种将来自不同成像模态,如MRI、CT、PET、SPECT、超声等的医学影像数据进行组合和集成的技术,目的是将各模态影像的优势互补,提供更全面、精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如图4所示。融合是在配准基础上,将对齐后的影像数据进行整合,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而配准是一个基础步骤,旨在将影像在空间上对齐。两者常常结合使用,以实现更精准的医学影像分析和应用。

图4  不同模态的脑部医学图像融合[

5]

下载:  原图 | 高精图 | 低精图

3.3.1 综合诊断

通过将来自不同成像模态的影像数据整合在一起,从而提供更全面、精确的诊断信息,提供综合诊断信息。不同成像模态如CT、MRI、PET和SPECT等,各自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影像融合技术通过将这些影像数据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单一模态的不足。

3.3.2 治疗规划

医学影像融合在治疗规划中的应用是通过将不同模态的影像数据整合在一起,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3.4 基于联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析

联邦学习是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在不同设备或机构本地训练模型并共享模型更新,而非原始数据,实现数据隐私保护和协同学习,如图5所示。基于联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析在保护患者隐私、提高模型泛化能力和促进跨机构合作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图5  基于联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析样例

下载:  原图 | 高精图 | 低精图

3.4.1 保护患者隐私

基于联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析通过在各医疗机构本地训练模型并仅共享模型更新,而不传输患者的原始数据,从而有效保护了患者隐私。这种方法确保了数据始终存储在本地,避免了数据泄露和隐私侵犯的风险,同时还能利用多中心的数据进行协作,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3.4.2 跨机构协作

基于联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析通过在多个医疗机构本地训练模型并共享模型参数,实现了跨机构的协作。这种方法既保护了患者隐私,又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它允许不同医院和研究机构共同开发高精度的医学影像分析模型,如肿瘤检测、器官分割和放射治疗规划,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促进个性化医疗和公共卫生研究的发展。

4 局限性与展望

医学影像分析是临床实践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然而,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医学影像的收集和标注都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首先,医学影像收集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即异常影像与正常影像数量差别较大[

6]。这种不平衡会导致深度学习方法忽略不明显或不常见的异常情况,降低其准确性。其次,医学影像的高质量标注依赖于专业医学知识,导致标注存在主观性且标注质量有参差,使得训练出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模型不够准确,削弱其应用性。针对这些问题,虽然生成式、无监督和半监督方法可以利用无标记或弱标记的数据,减少对高质量标注的依赖,但这些方法进一步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此外,训练多模态模型需要获取患者的敏感信息,以丰富模型提取的特征,但这带来了患者隐私泄露的风险。尽管联邦学习通过在多个机构之间共享模型而不共享数据,保护了患者隐私,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该风险,但怎样保证各客户端的数据统一、模型参数更新的一致性并减少沟通成本,仍需要研究者们做出更大的努力。展望未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仍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充分挖掘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作用,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5 结语

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医学影像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促进了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在近年来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使得这一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和精确。然而,技术的进步也伴随着挑战,诸如数据不平衡、高质量标注的依赖、多模态数据的隐私保护等问题,仍需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尽管如此,通过对数据增强、无监督学习、多模态融合、联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持续探索,医学影像分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不断优化和创新将不仅可以提升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也将推动医疗行业朝着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医学影像分析必将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LECUN Y, BOTTOU L. Gradient-based learning applied to document recogni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1998, 86(11): 2278-2324. [百度学术] 

3

MA J, HE Y T, LI F F, et al. Segment anything in medical imag-e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1): 654. [百度学术] 

4

余升林, 吴彤, 葛明锋, 等. 循环一致性的无监督可变形图像配准方法[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3, 35(4): 516-524. [百度学术] 

5

黄渝萍, 李伟生. 医学图像融合方法综述[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23, 28(1): 118-143. [百度学术] 

6

左艳, 黄钢, 聂生东. 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智能处理中的应用与挑战[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21, 26(2): 305-315. [百度学术] 

相关知识

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与展望
影像组学:医学影像的深度分析技术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深度学习中的图像识别技术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深度学习医疗影像:AI在疾病早期筛查中的革新突破与未来展望”
医学影像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医疗影像分析与病灶定位研究.pptx
图像识别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浅析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
电生理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pptx

网址: 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与展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