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国AI医疗领域商业化成熟度较高的前10家公司,涵盖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健康管理

中国AI医疗领域商业化成熟度较高的前10家公司,涵盖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健康管理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中国AI医疗领域商业化成熟度较高的前10家公司,涵盖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健康管理等多个细分领域,结合技术落地、市场渗透及财务数据综合排名:

中国AI医疗领域前10名(成熟产品与商业化应用)

1. 联影医疗(688271.SH)

核心产品

uAI智能医学影像平台(CT/MRI/DR影像AI辅助诊断)。

智能手术导航系统(AI+机器人)。

商业化应用

覆盖肺结节、脑卒中、骨肿瘤等疾病筛查,装机量超5万台设备,合作医院超3000家(包括协和、华西等顶级三甲)。

获NMPA、FDA、CE认证,产品出口至50+国家。

数据支持

2023年上半年营收超50亿元,AI相关业务占比超30%。

优势:全产业链布局(硬件+AI算法+云端平台),国产替代政策最大受益者。

2. 腾讯医疗健康(0700.HK)

核心产品

腾讯觅影(肺癌、眼底病变、宫颈癌筛查AI)。

智能问诊助手(覆盖2000+种疾病知识库)。

商业化应用

全国超1500家医院接入腾讯觅影,累计完成超2亿次AI辅助诊断。

通过腾讯云向县域医院提供SaaS服务,降低基层误诊率30%。

数据支持

医疗AI业务年收入超20亿元,腾讯云医疗客户覆盖90%头部三甲医院。

优势:C端流量(微信/QQ)与B端技术深度整合。

3. 科大讯飞(002230.SZ)

核心产品

智医助理(覆盖4000+种疾病AI辅助诊断)。

医学影像分析平台(肺结节、乳腺癌筛查)。

商业化应用

覆盖全国5万家基层医疗机构,累计服务超8亿人次,诊断准确率超95%。

与协和、瑞金医院合作开发专科AI模型。

数据支持

2023年医疗业务营收超15亿元,同比增长45%。

优势:语音交互+AI诊断(如AI病历生成效率提升10倍)。

4. 万东医疗(600055.SH)

核心产品

AI医学影像设备(DR/CT/MRI搭载AI模块)。

万里云平台(AI影像云端分析)。

商业化应用

AI设备国内基层医院市占率超40%,年出货量超5000台。

远程诊断平台连接超1万家医疗机构,日均处理影像超10万例。

数据支持

2023年上半年AI相关收入超8亿元,毛利率达60%。

优势:性价比碾压外资品牌(价格仅为GE/西门子的50%)。

5. 数坤科技(未上市,Pre-IPO阶段)

核心产品

数字医生系列(冠脉CTA、脑卒中AI诊断)。

商业化应用

合作超1000家三甲医院(如北京安贞、上海中山),AI诊断渗透率超70%。

获NMPA三类证、FDA认证,进入欧洲、东南亚市场。

数据支持

2023年营收预计超5亿元,年增长率超150%。

优势:心血管AI诊断速度比人工快20倍,红杉、高瓴领投。

6. 平安好医生(1833.HK)

核心产品

AI问诊机器人(7×24小时在线问诊)。

慢性病管理平台(糖尿病、高血压AI监测)。

商业化应用

注册用户超4亿,日均AI问诊量超80万次。

与平安保险合作推出“AI+保险”健康管理服务。

数据支持

2023年上半年营收超40亿元,医疗健康服务占比超60%。

优势:C端用户规模最大,商业模式清晰(保险导流+付费会员)。

7. 东软集团(600718.SH)

核心产品

东软医疗AI平台(CT/MRI影像分析)。

AI辅助诊断系统(肺结节、脑肿瘤筛查)。

商业化应用

合作医院超2000家,AI系统装机量超3000套。

与华为合作开发“AI+5G”远程诊断解决方案。

数据支持

2023年医疗AI业务营收超10亿元,同比增长25%。

优势:30年医疗IT积累,软硬件一体化能力。

8. 鹰瞳科技(2251.HK)

核心产品

Airdoc视网膜AI筛查系统(糖尿病、高血压、青光眼检测)。

商业化应用

覆盖超1万家医疗机构(包括爱康国宾、瑞慈体检),年筛查量超2000万人次。

获NMPA三类证,进入医保目录(单次筛查费用约30元)。

数据支持

2023年上半年营收超3亿元,毛利率达70%。

优势:视网膜AI赛道绝对龙头,基层医疗渗透率第一。

9. 乐普医疗(300003.SZ)

核心产品

AI心电图分析系统(房颤、心肌缺血检测)。

心血管手术规划AI(冠脉介入导航)。

商业化应用

合作医院超800家,AI心电图年分析量超500万例。

与谷歌DeepMind合作优化算法模型。

数据支持

2023年AI相关营收超6亿元,占总收入15%。

优势:心血管领域全链条布局(器械+AI+服务)。

10. 深睿医疗(未上市)

核心产品

Dr. Wise AI医学影像平台(肺结节、乳腺癌、骨龄检测)。

商业化应用

合作医院超600家(包括北京协和、上海华山),AI辅助诊断超300万例。

获NMPA三类证,产品纳入多地医保支付。

数据支持

2023年营收预计超4亿元,年增长率超80%。

优势:肺结节AI筛查准确率超97%,技术纵深能力强。

商业化关键指标对比

公司

核心领域

认证情况

医院/机构覆盖

2023年营收

技术壁垒

联影医疗医学影像AINMPA/FDA/CE3000+家50亿元+全产业链硬件+AI腾讯医学影像+问诊NMPA二类证1500+家20亿元+生态整合+云计算科大讯飞基层诊断+影像NMPA三类证5万基层机构15亿元+语音+AI融合万东医疗影像设备NMPA二类证1万+医疗机构8亿元+基层渠道优势数坤科技心血管AINMPA三类证/FDA1000+三甲医院5亿元+垂直专科算法领先平安好医生在线问诊+健康管理NMPA二类证4亿C端用户40亿元+保险+医疗闭环东软集团医疗IT+影像AINMPA二类证2000+家10亿元+30年医疗IT积累鹰瞳科技视网膜AINMPA三类证1万+医疗机构3亿元+基层渗透率第一乐普医疗心血管AINMPA二类证800+家6亿元+心血管全链条布局深睿医疗肺结节AINMPA三类证600+家4亿元+肺结节赛道龙头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核心逻辑

政策驱动:NMPA加速AI三类证审批,2023年新增超30个AI医疗产品获批。

基层刚需:中国基层医生人均服务人口是城市3倍,AI成为填补资源缺口的核心工具。

盈利多元化:硬件销售(联影、万东)、软件订阅(腾讯、数坤)、数据服务(科大讯飞)并行。

风险预警

数据合规:《数据安全法》要求医疗数据本地化存储,企业需投入高额合规成本。

医保控费:部分地区将AI诊断纳入集采(如肺结节筛查单价从50元降至30元),压缩利润空间。

技术迭代:AI算法需持续迭代以匹配临床需求,研发投入压力大(头部企业年研发费用超营收20%)。

未来趋势

专科化:从泛用型AI转向骨科、肿瘤、罕见病等垂直领域(如数坤的心血管AI)。

出海加速:凭借性价比优势,中国AI医疗企业进军东南亚、中东市场(如联影设备出口至印度、沙特)。

硬件融合:AI算法直接嵌入CT/MRI设备(联影、东软与华为合作案例增多)。

建议关注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反映技术壁垒)和医院签约数(反映商业化能力),优先选择技术纵深强、盈利模式清晰的公司。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上证指数 3843.60 43.25 1.14%

深证成指 12571.37 276.30 2.25%

创业板指 2827.17 103.97 3.82%

总收益 20日收益 日收益 -- -- --

历史收益率走势(%)

Chart

代码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查看更多

浪客视频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知识

国联证券:医疗AI赋能医疗健康产业链 关注技术布局领先及商业化能力强的公司
布局10年长赛道,AI+医学影像大蓝海 本文主要分析AI在医学影像行业的应用,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 联影医疗 、 乐普医疗 、 万东医疗 、 润达医疗 、 安必...
AI+医疗市场前景广阔 AI医学影像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AI应用:智能病理诊断及医学影像识别系统
AI辅助医疗影像:提高诊断准确性
AI如何走入临床?百度健康:AI未来能辅助医生做诊断诊疗
AI+医疗领域的上市公司 在AI+医疗领域,有多家上市公司因其创新能力、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是几家值得关注的公司:1. 迈瑞医疗 ...
AI医学影像龙头赴港,估值达25亿元,德适生物跑出“中国速度”?
AI影像诊断:技术赋能与资本热浪
海通证券:AI辅助诊断列入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 AI+医疗健康迎发展机遇

网址: 中国AI医疗领域商业化成熟度较高的前10家公司,涵盖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健康管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