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艺的故事,始于一把椅子,却远不止于一把椅子。它和中国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一起彰显中国制造如何从“能造”到“会造”,再到“敢定义”的勇气与智慧。
文:中外管理传媒 王爽
责任编辑:胸怀天下
在浙江安吉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片现代化厂房巍然矗立。三千多名熟练的工人在这里有条不紊地工作,将融合了前沿创新技术的座椅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
历经24年的风雨兼程与不懈奋斗,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艺家具”)已经从一家初创企业,悄然成长为中国座椅行业中举足轻重的标杆。在由中外管理传媒发起的第六届“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中,永艺家具凭借其撑腰办公椅销量稳居全球榜首的骄人业绩,在众多优秀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膺了分量十足的“时代匠人”称号。
永艺家具的荣耀远不止于销售数字。回溯至G20杭州峰会,各国领导人落座的座椅便出自永艺之手,这是对其品质的最高背书。截至2024年,永艺家具深度参与了28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彰显了其行业话语权。头顶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绿色工厂等一连串沉甸甸的国家级荣誉,则全方位印证了其创新实力、设计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型密码
永艺家具的发展轨迹,深深烙印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路径。创业初期,永艺家具以OEM模式为主,凭借扎实深厚的制造功底和对产品品质近乎严苛的追求,永艺逐步赢得了众多全球家居与办公巨头在内的长期、稳定的订单合作,为其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基础。
永艺家具副总经理陈熙总结了行业成功的关键:“我们聚焦于六大核心要素:设计创新、精益制造、绿色发展、品牌与客户资源、质量与服务、管理优化。”这六根强有力的支柱,共同支撑并驱动了永艺从幕后的传统制造企业向行业领军者的蜕变。其中,持续精进的制造能力是其立足国际市场的磐石。永艺拥有行业内规模领先、设备精良齐全的检测中心,产品执行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欧美严苛标准。其产品不仅顺利通过BV(必维国际检验集团)、TUV(德国莱茵)等全球权威机构的严格认证,更获得了美国绿色产品的专业认可。这套贯穿产品设计、生产、测试全生命周期的精密品控体系,成为其赢得国际顶级客户长期信赖的核心竞争筹码。
依托强大的制造根基,永艺积极构建并优化其全球化供应链网络。以浙江安吉的现代化制造基地为心脏,永艺家具前瞻性地在越南、罗马尼亚自建了海外生产基地,精心编织出一张能够高效辐射全球主要市场的“制造+供应+服务”网络。这一全球化布局显著增强了其应对国际贸易政策波动、快速响应区域市场需求、贴近服务终端客户的能力,为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引擎。
直面与国际巨头之间显著的价差鸿沟,永艺深谙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是破局的关键。为此,永艺家具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连续12年将年销售额的3%以上坚定投入研发,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4亿元人民币。这种持续且高强度的投入,正逐步构筑起难以逾越的技术护城河。截至2024年12月,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8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1项、实用新型专利559项、外观设计专利368项,技术实力可见一斑。
高端座椅的核心竞技场在于人体工学设计,这直接关乎用户的健康与舒适体验。对此,陈熙坦诚表示:“过去,我们在腰部动态支撑与颈部自适应调节等关键技术领域,与国际顶尖水平确实存在明显差距。”但这种差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缩小。永艺集中优势资源,专注于人体工学椅核心技术的攻坚,尤其在腰托自适应系统、颈部支撑结构的创新材料应用与仿生结构设计上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为可贵的是,永艺坚定地走自主创新路线,坚决摒弃模仿与跟随策略。“我们相信,凭借目前的研发势头和投入,再有两到三年时间,就能在部分关键人体工学技术领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陈熙对此展现出强烈的信心和清晰的路线图。
从“坐具”到“坐健康”的价值跃升
尽管在制造硬实力与技术创新力上突飞猛进,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品牌溢价不足仍是横亘在永艺与国际百年巨头之间的一道深壑。对比拥有深厚历史积淀、动人品牌故事和强大消费者心智占位的几家国际巨头,永艺在高端品牌认知的建立和情感联结的塑造上,存在不小差距。“百年品牌的底蕴非一日之功,我们在核心技术,尤其是高端材料的自主研发与前瞻性结构设计上,仍需持续攻坚和突破。”陈熙对此并不讳言。
为了彻底撕掉“ODM”的固有标签,实现价值跃升,永艺果断启动了“品牌升级”与“智造赋能”双轮驱动战略。在品牌升级方面,永艺家具正加速从ODM向OBM(自有品牌制造)的战略转型。目前,自有品牌销售额贡献率已显著提升至25%。
针对潜力巨大的内销市场,自2016年发力“永艺”自主品牌以来,国内线上C端销售持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陈熙的目标清晰而坚定:“未来消费者一提到专业、健康、高端的座椅解决方案,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品牌就是‘永艺’。”与此同时,智造赋能战略也在稳步推进,目的就是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跃升转型。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技术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以更稳定、更卓越的品质作为品牌向上突破的坚实后盾。
品牌升级的核心,在于深刻洞察并重新定义产品为用户创造的核心价值。永艺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精准捕捉到消费者对办公椅的三大核心痛点:普遍存在的腰部不适感、日益加重的颈椎压力以及靠背支撑力度不足或缺乏动态调节能力。这些痛点清晰地揭示了传统办公椅的功能设计与现代职场人士日益增长的“健康办公”刚性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我们深刻意识到,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定义市场对‘坐’的理解,”陈熙一针见血地指出,“向市场清晰传递‘坐健康’这一核心价值主张,已非可选项,而是关乎品牌能否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寝具行业的成功崛起为永艺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式。寝具头部品牌通过持续不懈的品牌教育与市场培育,成功将“床垫/枕头的品质深度影响睡眠质量与身心健康”的理念植入消费者心智,有效支撑起产品的高溢价能力。办公椅领域的逻辑与此相通,甚至更具迫切性——都市上班族日均与办公椅相伴的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远超与床接触的时间,其对肌肉骨骼健康的潜在影响更直接、更持久。
推广“坐健康”理念,要求企业必须超越产品的外观美学和基础舒适性,深入解构坐姿高度、角度变化、材质特性对人体肌肉骨骼健康的精细化影响机制,并将前沿的人体工学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产品设计语言和用户可清晰感知的健康价值。同时,随着企业对员工健康福祉投入的日益重视,仅满足于“坐着舒服”的座椅已远远不够。能够融合主动健康管理属性(如坐姿提醒、疲劳度监测)、体现企业人本关怀文化、并完美适配未来灵活办公场景(如居家办公、共享工位)的智能健康座椅,正打开一片广阔的溢价新蓝海。当一把椅子承载起企业对员工健康的郑重承诺与对高效未来的赋能愿景,“坐健康”便不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蕴藏巨大潜力的百亿级市场新蓝海,等待像永艺这样的先行者去开拓。
战略定力:剑指B/C双端领军与全渠道融合
面向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未来,其清晰的战略路径已然明确:一方面,在B端市场中,做到绝对的“数一数二”,成为企业办公家具采购的首选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在C端市场,实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份额的跨越式突破;最终,打通线上线下壁垒,实现全渠道深度融合与无缝覆盖,构建强大的渠道护城河。
“我们不做市场的追随者,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和标准的制定者。”陈熙的自信源于永艺家具上下独特的战略定力。为确保宏伟蓝图的有效落地,永艺引入了先进的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业务领先模型)战略管理体系,每年开展“自下而上”的战略制定与解码机制。通过部门提案、严苛的高层现场答辩评审以及后续强有力、可视化的目标追踪管理,确保公司战略从规划蓝图到一线执行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走样、不变形,为这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艰难而伟大的攀登,持续注入澎湃动力。
当永艺把定价3999元、凝聚了最新人体工学技术与“坐健康”理念的新品座椅,坚定地挑战着国际品牌万元级的竞品时,这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价格竞争维度。它是一场关于健康价值理念的重构运动,一次依托底层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转型对全球价值链固有秩序发起的勇敢冲击。永艺家具的进阶之路,清晰勾勒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路径:从依赖代工积累原始资本与制造能力,到重金投入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再到直面挑战、艰难地进行品牌向上突破,并最终尝试对市场新价值进行定义与引领。
技术差距的快速收窄令人振奋,但品牌溢价的构建之路依然道阻且长。永艺的转型能否在全球高端市场真正站稳脚跟,让“安吉制造”成为全球消费者心目中高品质、健康、创新的代名词?最终的答案,需要市场严苛的检验和时间耐心的沉淀来揭晓。但毋庸置疑的是,永艺在办公椅这片看似传统却因健康需求和技术变革而焕发新生的领域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已成为中国制造业不甘于长期固守价值链中低端定位、奋力向上攀登的生动缩影与有力见证。一把椅子的创新征程,映射着一个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蜕变的坚定决心与不屈韧劲。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