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图片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 摄
初秋的长春,涌动着开放合作的热潮。8月27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金色纽带”,本届东北亚博览会以“携手东北亚 开放赢未来”为主题,吸引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29户企业齐聚一堂,7万余种商品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在7.3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勾勒出一幅科技与传统交融,创新与文化共生的开放发展新画卷。
科技领航 尽显产业硬实力
作为本届博览会四大展馆的核心之一,总面积1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产业馆,以“区域合作与产业升级”为核心,设置东北亚经贸合作成果展区、吉林现代化产业展区、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展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区及新型工业化展区五大板块,汇聚华为、中石油、中石化、大疆、中粮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理想、蔚来、小鹏等8家中国500强企业,以及一汽红旗、中车长客、吉林化纤等13家吉林省重点企业,成为展示区域产业实力的“核心窗口”。
展区内,前沿科技成果密集亮相: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模型、时速450公里的动车组CR450BF模型,配合VR模拟驾驶舱,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吉林智造”的速度;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实现全球首例半程马拉松完赛夺冠的自研“天工”机器人,展现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首次参展,便在A2T01展区集中亮相信手X-Hand M1、应手Y-Hand M1、博行X-Bot、博文W-Bot等前沿产品,公司总经理杜明哲介绍:“我们希望通过实物展示与动态演示,全方位呈现仿生机器人在结构、感知及决策领域的核心突破——像信手X-Hand M的掌弓是仿人手三维结构,能完美复现人手特性;博行X-Bot全身51个自由度,能自主学习行走步态。未来我们想以博览会为契机,打通‘技术-产品-场景’链条,推动区域智能装备产业升级。”其展台前,仿生手灵活抓取物品、人形机器人平稳行走的演示,引得观众纷纷驻足拍摄。
传统产业升级成果同样亮眼:吉林化纤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生物基人造丝生产线模型,揭示传统纺织业向新材料领域的跨越;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则携132款核心产品亮相吉林现代化产业展区,品牌市场总监王巍泽详细介绍:“我们深耕肉牛产业27年,这次参展产品涵盖生品、肉制品、大健康三大领域。其中,生品有自主繁育的沃金和牛,肉制品里年销近4亿的卤汁牛筋肉,还有2025年网红产品牛肉薄脆片。特别增设的大健康展区,则展示了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牛源外科生物补片、医用胶原蛋白,以及6款蓝帽保健食品,就是要体现‘全牛利用、循环再生’的理念。展会期间我们还会搞新品试吃、限时促销,希望能深化与东北亚区域的经贸合作,让‘吉林牛肉’走得更远。”
多元体验 新消费激活市场
多元化是本届东北亚博览会的亮点之一,展馆内,不仅有来自上海、北京、重庆、浙江、陕西、贵州、云南、西藏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集中参展,同时也有来自法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等世界各地的参展商,这种“全球特色”,为观众带来多元的购物与体验乐趣。
在国内区域,上海展区以“数字经济赋能东北振兴”为主题,展示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成果;浙江绍兴花雕酒厂已是第五次参展,此次带来50年陈酿、30年陈酿花雕酒,负责人孙女士坦言:“每届都有新收获,现在我们的花雕酒不仅走进东北市场,还通过东北亚博览会打开了俄罗斯、日本的销路,这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好平台。”
西藏自治区展位充满民族风情,悦耳的民族歌舞、精美的藏饰品与特色美食吸引大批观众。工作人员表示:“在这里,我们既能展示西藏文化,也能学习其他地区的特色产业经验,还能对接潜在客商,受益匪浅,希望每年都能来。”陕西展区更是搬出了网红秦岭大熊猫“七仔”,憨态可掬的“七仔”毛绒玩具及周边产品吸引了一众“熊猫粉”前来打卡。
国际展区同样风情浓郁,来自泰国、越南、韩国、日本、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的参展商,纷纷带着本国特色食品与手工艺品亮相,让观众在逛展中感受多元文化的交融,也为跨境商贸合作搭建起直观桥梁。俄罗斯展区内,俄式腌黄瓜、黑巧克力整齐陈列,搭配色彩鲜艳的套娃手工艺品与传统刺绣挂毯,工作人员现场冲泡的俄式红茶香气四溢,不少观众驻足试饮。巴基斯坦展位则聚焦特色手工制品,手工编织的羊毛地毯、雕花铜器尽显南亚工艺特色,负责人热情介绍:“希望通过展会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巴基斯坦的优质产品,未来还想拓展东北亚市场的长期合作。”韩国展区充满“舌尖上的风情”,韩式辣白菜、海苔脆片、蜂蜜柚子茶等食品一应俱全。日本展区的陶瓷茶具,营造出浓厚的日式氛围。泰国与越南展区则主打热带风味,泰国的柠檬叶、香茅等香料,越南的榴莲干、滴漏咖啡等让观众仿佛置身东南亚市集,不少观众试吃后当场下单。
“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正宗的异国美食,太方便了!”市民刘女士拿着刚买的越南咖啡笑着说。这些美食不仅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更让跨境消费需求与合作机遇在展会中自然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东北亚博览会上,健康服务领域也大放异彩。吉参有礼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参产品备受关注,董事长贾静娴介绍:“我们与吉林大学产学研合作,通过精深加工和生物转化,让人参皂苷含量提升500倍,还解决了体质适配问题,以往有人因体质原因不能用人参产品,现在我们的产品任何体质都能用,安全有效。希望通过展会让全球消费者知道,吉林不光有好人参,更有高科技人参产品。”
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则带来人参食品、人参化妆品系列,研究员侯微表示:“我们改良了人参的服用方式,让它更方便、口感更好;化妆品像精华液、面膜,有很好的美白保湿功效,还兼顾大众消费价位,就是想让科研成果走进日常生活,也寻求更多合作商机。”
展馆内的人参・梅花鹿专区、“食尚东博・品味吉林”吉菜文化体验专区,前者集中展示吉林特色人参、梅花鹿产品,后者通过现场制作锅包肉、酸菜白肉等吉菜,让观众感受吉林饮食文化魅力。市民张先生尝过人参锅包肉之后表示:“真没想到我们的锅包肉还能和人参结合,既健康又美味,真是太有吉林特色了!”
市民心声 这样的展会给力!
东北亚博览会不仅是企业展示、合作的平台,更成为市民感受科技、体验多元文化的“嘉年华”,三位逛展市民的心声,道出了展会的“温度”与“价值”。
“我最感兴趣的是现代化产业馆的仿生机器人和高速磁浮列车,以前只在新闻里见过,今天近距离看太震撼了!特别是仿生机器人的手指,能像真人一样灵活抓东西,还有皓月的牛肉薄脆片,试吃后觉得特别香,已经买了两袋。”28岁的市民王磊是一名科技爱好者,他表示,通过展会看到了吉林在科技创新和特色产业上的实力,“希望这些前沿技术能早日应用到生活中,让我们的日子更便捷。”
56岁的市民李阿姨聚焦健康与特色产品:“农科院的人参片我试吃了,感觉很温和,而且没有人参那么重的味道,希望这款产品早日上市。绍兴的花雕酒也给老伴带了一坛儿,逛展不仅能开眼界,还能买到实实在在的好东西。”
35岁的市民张敏带着孩子逛展,她笑着说:“孩子最喜欢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表演和西藏的歌舞,看完还追着问‘机器人怎么会跳舞’;我则关注了绍兴的花雕酒,打算给父亲带一瓶,还有国际馆的俄罗斯巧克力,孩子吵着要。这样的展会能让全家都找到乐趣,还能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很有意义。”
恰逢创办20周年,本届东北亚博览会以“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为目标,相比往届,展览规模与层次显著提升。如今的东北亚博览会已成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未来它将继续以“携手东北亚 开放赢未来”为方向,为区域合作注入更强动能,书写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侯丹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相约第十五届东北亚博览会!长春新区欢迎您
NHNE中国国际健康营养博览会武汉开幕,共绘营养健康产业新蓝图
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盛大开幕,让世界看见中国美好力量
第九届丝博会西安开幕 丝路客商共绘合作新篇
2025北京国际健康生活消费博览会暨全民健康管理(北京)大会盛大开幕
开幕|中国·大庆房车文化节在大庆赛小镇启幕|首届大庆汽车房车露营旅游博览会、大庆房车露营大会
共绘中非人工智能健康合作新图景
2025中国体博会开幕!智能科技与全民健身共绘南昌体育产业新图景
美业开年首展!2025京美会·第31届北京美博会2月24日盛大启幕
记者手记:共绘中非AI健康合作新图景
网址: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盛大启幕,科技赋能区域合作,共绘开放新图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4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