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术后第二天,我妈妈就能在医护人员协助下下床行走,效果远超我们全家人的预期!”近日,在重庆长城骨科医院关节外科,96岁张婆婆的儿子难掩欣喜。此前,张婆婆因意外摔伤导致右股骨颈骨折,经该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重获行走能力。
术后第二天,关节外科医护团队带着张婆婆进行康复锻炼。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这并非该院首次突破超高龄手术难题。据悉,重庆长城骨科医院已累计为上千例70岁以上老人完成髋膝部手术与关节置换,其中最高龄患者年龄分别达100岁、105岁。
老龄化进程加速,髋部骨折成老年健康“隐形杀手”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性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且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
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跌倒后极易引发“脆性骨折”,而髋部骨折是其中最严重、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24%。一旦发生髋部骨折,老年人往往面临长期卧床、活动能力丧失的困境,还可能诱发褥疮、肺炎等致命并发症,因此它也被称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髋部骨折患者将达630万例,超半数发生在亚洲;我国每年新增髋部骨折病例已超100万,且呈逐年上升态势。
多学科会诊定制专科方案,破解超高龄患者治疗难题
张婆婆是在家中行走时不慎摔倒的,当即无法站立,右髋部活动受限。家属送医检查后,影像学结果提示“右股骨颈骨折”,当地医院建议转至上级专科医院治疗。
“弟弟让我联系重庆长城骨科医院,又了解了一下这个医院还是国家三级专科医院,我们立刻决定转院。”张婆婆的儿子回忆道。
影像学结果提示“右股骨颈骨折”。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患者入院后,该院关节外科主任詹学锋第一时间组织了多学科会诊。综合考量张婆婆96岁的超高龄状况,医疗团队最终确定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多学科协作护航,超高龄手术不再是“禁区”
为确保手术安全,关节外科医护团队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明确治疗方案与风险,同时制定了详细的术中意外救治预案。
术后,医疗团队采取多项精准护理措施:保持患者伤肢外展中立位,预防伤口感染,开展消肿止痛、定期换药等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精神状态、食欲及睡眠情况,积极防范伤口感染、褥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常见并发症。
关节外科医护团队定期为患者换药翻身。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全程没听到我妈妈喊过一次痛,真的特别感谢医护人员,技术好、服务也贴心!”张婆婆的儿子感慨道。在关节外科“医护康一体化”术后康复指导下,张婆婆恢复顺利,即将出院。
老年人髋部脆弱易骨折,如何有效预防?
为何老年人跌倒后易发生髋部骨折?髋部(俗称“胯骨”)是连接躯干与下肢的关键枢纽,承担着支撑体重、实现行走、跑步等活动的重要功能,是人体主要负重关节。
在老年群体中,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转子间)、转子下骨折等,其中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为常见,占比超90%。
该病在冬季或雨雪结冰天气高发,老年人发病率达1‰,且95%的病例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骨密度下降、肌肉萎缩,髋关节韧性减弱;同时脑功能减退、肌少症等问题,会导致身体平衡能力变差,增加跌倒风险。
老年人跌倒时,撞击地面的力量多先作用于髋部,使髋关节突发应力集中,脆弱的髋关节在低能量暴力下易发生骨折;部分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甚至可能因身体突然扭转,导致髋部因扭转暴力集中而骨折。
专家提醒,老年人应定期检测骨密度,适当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加强平衡能力训练,改善家居环境(如加装扶手、清理障碍物)预防跌倒;若不幸发生髋部骨折,需尽快前往有经验的专科医院就诊,为治疗争取最佳时机。(资讯)
(文/邓嘉桂)
原标题:九旬老人髋部骨折后术后次日即可下床,专科医疗打破“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困境
编辑:向娇 责编:牟小容 审核:毛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
相关知识
拯救“最后一次骨折” 天津“老年髋部骨折中心”建设启动 每年万余老人受益
股骨颈骨折怎么办?内固定治疗OR髋关节置换?
老人摔跤后骨折,卧床一月,骨头
疫情下的老年人如何预防“最后一次骨折”?这三条建议转给爸妈看
手术,高龄老人髋部骨折的「救命良策」
股骨颈骨折置换术后恢复期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最后一次骨折”之光99岁高龄微创术后一周出院 股骨粗隆间骨折
详解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精选5篇)
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网址: 关节置换打破“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困境,九旬老人髋部骨折术后次日下床行走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4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