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费者研究与零售监测公司尼尔森 IQ 发布了《2024 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揭示了当前中国零售市场的新动向。报告显示,中国零售市场正逐渐从消费升级模式转向性价比导向的新纪元,消费升级与降级现象并存,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为市场带来了结构性增长的机会。性价比和高价值成为当前零售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一、全渠道竞争加剧,新兴渠道崛起
从全渠道的竞争态势来看,新兴渠道正迅速崛起。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快消品零售市场虽整体销售额同比 2022 年微跌 0.04%,但线上与线下渠道各自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线上渠道中,内容电商的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55.9%,而线下渠道中,便利店则凭借近场优势实现 3.9%的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 1-2 月,得益于春节消费旺季的推动,线上快消品销售额增速高达 20.7%,其中抖音电商更是表现出色,增幅超过 70%。
深入分析各细分渠道,内容电商凭借其强大的消费者互动能力和情感价值,成为市场的新宠。其中,抖音作为内容电商的代表,其常客渗透率已达到 39%,仅次于淘宝和拼多多,显示出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染发剂、面膜、护肤品等非食品品类在内容电商平台上表现出色,成为推动全渠道增长的重要力量。在线下渠道方面,零食折扣店以其快速的门店扩张和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此外,便利店和食杂店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分别增长了 1.2%和 2.5%,这主要得益于其便利、省时且产品丰富的特点。与此同时,仓储会员店通过提供独特的质价比,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新兴渠道的发展,无疑为零售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理性消费观念下,性价比和高价值成为核心竞争力
尼尔森 IQ 中国零售行业分析与洞察副总监李群彩表示,理性消费观念下全渠道快消品市场增速放缓,销售规模因缺乏显著新增量而基本持平,呈现存量市场竞争格局,性价比诉求使消费者转向价格更具竞争力的渠道和同质商品,新兴渠道基于现有业态模式价格或价值的延伸,其增长势必抢占传统渠道的市场份额,渠道互搏将日益激烈,性价比和高价值成为当前零售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在全渠道视野下基于正确的价格和价值定位迭代业务模式,寻找新增长点。
三、健康和悦己概念商品保持韧性增长
报告显示,NIQ 全渠道监测的主要快消品品类中,健康和悦己概念商品在 2023 年均保持了韧性增长势头,健康概念品类如维生素、果汁、少儿/成人奶粉等 2023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14.3%、11.0%、3.7%,悦己品类如护肤品、即饮咖啡和宠物食品等分别同比增长 12.3%、8.3%和 3.8%;从价格分布来看,健康悦己品类是推动高端化的核心。母婴和部分零食饮料品类则仍有高端化发展空间;其中粮油、乳品等生活刚需类商品回归主流价格带,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家化和酒类在向主流价格带回归的同时存在高端化需求。
四、产品和效率竞争加剧,企业需寻求新增长点
在全渠道竞争的中国市场,传统零售商需要重新审视自我,寻求提升价格和价值竞争力的业务模式迭代。根据尼尔森 IQ 消费品类增长驱动力模型显示,产品性能、价格均出现增长的“贵有所值”商品占比为 50%,性能提升、价格降低的“物美价廉”占比 11%、性能、价格均降低的“回归理性”为 24%、性能降低而价格调高的“价格刺客”为 15%。以 NIQ 监测的近 50 种食品快消品为例,缺乏有效创新的传统饮料面临更激烈的价格竞争,有汽饮品、即饮咖啡、常温酸奶等均价出现下滑,共 12 类落入“回归理性”,而健康概念及悦己属性品类如干脆小食、成人奶粉等仍有较高溢价水平,共 26 类进入“贵有所值”,占比超五成。
尼尔森 IQ 零售商客户成功部门负责人王伶表示,目前中国线下快消品市场的价格策略仍是以品类性能提升驱动价格增长为主,整体消费升级和降级的比例约为 6 比 4,下沉消费市场的崛起是支撑着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而从价格段看,高、低端均向主流价格带靠拢,在口红效应下,相对廉价的大众快消品仍然保留着消费升级的潜力,如冲调健康类和基础个护类产品近期成为产品性能升级代表,企业需要关注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和价格的平衡需求。
综上所述,2024 年中国零售业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在性价比时代,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价值,企业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新兴渠道的崛起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需要积极拓展新兴渠道,提升市场份额。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产品创新和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免责声明: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本文原文来自网络,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