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常识:练习瑜伽注意事项
摘要
瑜伽是很多人缓解压力、改善体态的首选运动,但“练不对反伤身”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人因过度拉伸拉伤肌肉,有人空腹练习导致头晕,还有人跟风做高难度动作结果伤了腰椎……其实,瑜伽的核心是“与身体对话”,而非“和身体对抗”。本文从练习前的准备、练习中的关键、练习后的恢复,到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帮你避开90%的常见误区,让每一次练习都安全又有效。
一、练习前:避开3个“隐形雷区”,别让准备毁了效果
很多人觉得“练瑜伽嘛,铺个垫子就能开始”,但忽略了练习前的细节,反而可能埋下受伤隐患。这3个“雷区”,咱们新手尤其要注意——
1. 时间选不对,等于白练一半
“早上练还是晚上练?”这是新手最常问的问题。其实没有绝对的“最佳时间”,但有“绝对不合适的时间”:
别太早空腹练:早上刚起床时,血糖较低,若直接做扭转、倒立等消耗体力的动作,容易头晕眼花(我刚开始练时试过早上6点空腹练,做到一半眼前发黑,赶紧停下来吃了块饼干才缓过来)。建议早上练前喝杯温水或吃半根香蕉,给身体“预热”。
别睡前1小时内练:瑜伽虽能放松,但部分动态序列(比如拜日式)会让身体兴奋,若睡前练,可能导致入睡困难。如果想睡前练,选阴瑜伽、 restorative yoga(修复瑜伽)这类静态拉伸为主的体式,帮助身体放松。
2. 饮食“踩坑”,练时难受、练后胀气
“练瑜伽前能不能吃东西?”答案是“能,但要吃对时间和量”。
练前1-2小时:吃“轻食”:比如一片全麦面包+鸡蛋,或一小碗燕麦粥。别吃油炸、辛辣、高纤维食物(比如韭菜、芹菜),这些食物消化慢,练时容易腹胀(我朋友之前练前吃了碗牛肉面,结果做“船式”时肚子胀得根本抬不起腿,尴尬又难受)。
练前30分钟内:别吃东西:哪怕是小零食也尽量避免,否则胃里食物没消化,弯腰、扭转时容易压迫肠胃,引发恶心。
3. 装备图“好看”,不如图“实用”
瑜伽服、瑜伽垫的选择,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适合自己”:
衣服:别穿紧身到勒的,也别穿松垮到晃的:紧身衣会限制呼吸(尤其是胸部、腰部),太宽松的衣服(比如大T恤)做前屈时会盖住脸,做倒立可能滑落。选“贴身但不紧绷”的运动服,面料透气吸汗(比如莫代尔、锦纶材质)。
垫子:防滑>厚度:新手别盲目选“超厚软垫子”,太软的垫子支撑力差,做树式、战士式时容易站不稳;反而要选防滑的(比如天然橡胶垫,出汗后也不容易打滑)。我之前贪便宜买过十几块的泡沫垫,练下犬式时手一滑,整个人往前扑,手肘磕在地上青了好几天。
二、练习中:记住“3个核心原则”,别让努力白费
瑜伽的“练”,不是“比谁动作标准”,而是“听身体说话”。这3个原则,比“解锁高难度动作”更重要——
1. 呼吸乱了,动作再标准也没用
瑜伽的灵魂是“呼吸”,所有动作都要配合呼吸,否则不仅没效果,还可能憋气伤身体。
基础呼吸法:鼻吸鼻呼,均匀深长:吸气时感受胸腔、腹部向外扩张,呼气时缓慢收紧,别用嘴大口喘气(除非做阿斯汤加等高强度瑜伽,老师特别要求“喉式呼吸”)。
动作配合呼吸:“开吸合呼,上吸下呼”:比如做“山式站立”到“双臂上举”时,吸气;从“上举”回到“站立”时,呼气;做“前屈”时,呼气身体向下折叠;起身时,吸气延展脊柱。刚开始可能记不住,没关系,练时多默念“吸气-延展,呼气-下沉”,慢慢就会形成习惯。
2. 别和“别人的身体”比,你的极限就是“最好的标准”
“为什么她能劈叉我不行?”“我明明跟着视频练,怎么就是做不到?”这种攀比心理,是新手受伤的“头号原因”。
每个人的身体柔韧性、肌肉力量都不同:有人天生韧带松,有人长期久坐导致僵硬,硬要和别人比,只会拉伤肌肉或关节。记住:动作做到“有拉伸感但不疼”就是最佳状态。比如“鸽子式”,如果大腿前侧疼,就在膝盖下垫个毯子;“下犬式”腿伸不直没关系,膝盖微屈,重点是延展脊柱,别弓背。
我见过最可惜的案例:一个姑娘看网红做“蝎子式倒立”很酷,自己在家练,结果核心力量不够,脖子代偿发力,练了两周后脖子疼得抬不起来,去医院检查是颈椎小关节紊乱,停练了三个月才恢复。
3. 别“硬撑”,身体说“停”就停
“再坚持一下就标准了”——这种想法很危险。瑜伽不是“挑战极限”,而是“感知身体”。如果练时出现这3种感觉,立刻停下来:
刺痛:比如膝盖内侧、腰部、颈部有针扎一样的疼,可能是关节或肌肉拉伤的信号;
麻木:手脚发麻,说明血液循环受阻,比如盘腿坐太久导致腿麻,赶紧换姿势;
头晕恶心:可能是呼吸没跟上,或动作太猛(比如突然做倒立、头倒立),停下来深呼吸,喝点温水。
三、练习后:做好“2件小事”,效果翻倍还护身体
很多人练完瑜伽就直接瘫在垫子上玩手机,其实练习后的“收尾”和练习中一样重要,这2件事做好了,不仅能巩固效果,还能减少肌肉酸痛——
1. 花5分钟“静态拉伸”,别让肌肉“僵住”
练瑜伽时肌肉会收缩发力,练后若不拉伸,容易导致肌肉紧张、酸痛。建议练完后做5-10分钟静态拉伸,每个动作保持20-30秒,重点拉伸练到的部位:
练了肩背:做“牛面式手臂拉伸”(一手在上,一手在下,背后相扣);
练了腿部:做“坐姿前屈”(腿伸直,身体前倾,手够脚尖,膝盖别锁死);
全身都练了:直接做“婴儿式”(跪姿,臀部坐脚跟,额头贴地,手臂向前延展),这个动作能放松全身肌肉,还能平静呼吸。
2. 别立刻喝冰饮、洗澡,给身体“缓冲时间”
练完瑜伽后,身体毛孔张开,血液循环加快,这时候做2件事会伤身体:
别喝冰饮:冰饮会刺激肠胃,导致血管收缩,建议喝30-40的温水,少量多次喝(一次别超过100ml);
别立刻洗澡:尤其是冷水澡,容易感冒;热水澡建议等15-20分钟,等身体降温、心跳平稳后再洗。
四、这5类人练瑜伽,先“问”再“动”
瑜伽虽好,但不是“人人适合”。这几类人群练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专业教练,别盲目跟风——
1. 孕妇:孕中期开始,避开“腹部受压”动作
孕妇练瑜伽能缓解水肿、改善睡眠,但前3个月(孕早期)胎儿不稳定,建议以休息为主;孕中期(4-6个月)可练,但要避开“腹部受压”(比如板式、船式)、“深度扭转”(比如三角扭转式)、“倒立”(比如肩立式)的动作,选择“猫牛式”“蝴蝶式”等温和体式,且一定要在有孕产瑜伽资质的教练指导下练。
2. 高血压/低血压患者:别做“头低于心脏”的动作
高血压患者练瑜伽时,要避免“头低于心脏”的体式(比如下犬式、站立前屈),这类动作会导致头部充血,血压升高;低血压患者则要避免突然站起(比如从坐姿直接起身做战士式),容易头晕,起身时放慢速度,先坐直,再慢慢站立。
3. 腰椎不好(比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别做“后弯”,多练“核心”
腰椎不好的人,要避开“过度后弯”的动作(比如眼镜蛇式、弓式),这类动作会增加腰椎压力;反而要多练“加强核心”的体式(比如靠墙山式站立、死虫式),核心有力了,才能减轻腰椎负担。练时若腰部疼,立刻停下来,别硬撑。
4. 膝盖受伤(比如半月板损伤、滑膜炎):别“深蹲”“盘腿”
膝盖受伤的人,要避免“深蹲”(比如战士二式膝盖超过脚尖)、“盘腿坐”(比如莲花坐)、“跳跃动作”(比如拜日式中的跳跃),这些动作会磨损膝盖软骨。可以在膝盖下垫毯子,做“靠墙静蹲”(膝盖不超过脚尖,后背贴墙)来增强膝盖周围肌肉,保护关节。
5. 经期:“舒服就练,不舒服就停”
经期能不能练瑜伽?答案是“看身体状态”。如果痛经严重、腰酸乏力,就别练,好好休息;如果状态还行,可练“温和的前屈”(比如坐姿前屈)、“侧卧伸展”来缓解痛经,但要避开“倒立”(比如肩立式)、“腹部用力”(比如船式)的动作,以免影响经血排出。
其实瑜伽的本质,是通过呼吸和动作,让身体和内心达到平衡。不用追求“劈叉”“倒立”这些“花架子”,能在每一次吸气时感受身体的延展,每一次呼气时释放紧绷的情绪,就是最好的练习。记住:瑜伽是一辈子的事,慢慢来,反而比较快。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s://www.qinxue365.com/Yoga_zx/9026.html,违者必究!
相关知识
【练习瑜伽的注意事项】
练习瑜伽注意事项
7个练瑜伽的注意事项 瑜伽练习零受伤
瑜伽练习的注意事项
热瑜伽练习的注意事项
练习瑜伽瘦身的注意事项
练习瑜伽需注意哪些事项?
瑜伽练习弊端不可忽视 练瑜伽的注意事项
冬季练习瑜伽的注意事项
练习瑜伽的注意事项
网址: 瑜伽常识:练习瑜伽注意事项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4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