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香精、色素、做旧,3大臭名昭著的“科技茶”,一次性全曝光

香精、色素、做旧,3大臭名昭著的“科技茶”,一次性全曝光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科技与狠活”的热度虽已褪去,但它掀起的食品安全关注潮仍在持续。

那些曾藏在配料表角落的陌生名词,突然成了消费者心中的定时炸弹。

大家买小吃、选零食时,总会不自觉地多看几眼配料表,生怕吃到“科技产物”。

这场全民参与的饮食安全大讨论,让不少人对入口的东西愈发谨慎。

茶友们看着这股风潮,心中难免生疑:平日里常喝的茶,会不会也暗藏“科技狠活”?

毕竟,茶叶市场鱼龙混杂,某些香气过于浓郁、外观过分完美的茶,总让人忍不住怀疑。

这沁人的茶香,究竟是天然馈赠,还是人工调配的产物?

在茶行业,“科技茶”虽鲜少被公开提及,但越是避而不谈,越让人觉得其中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究竟哪些茶叶品类容易沦为“科技茶”的重灾区?商家又用了什么手段以次充好?

今天就带大家深入茶圈,揭开这些“科技茶”重灾区的真面目。

《2》

一、茉莉花茶

炎炎夏日,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成为不少茶友的心头好。

然而,看似普通的茉莉花茶,却是“科技茶”的重灾区之一。

茉莉花茶属于再加工茶,它巧妙地利用茶叶的吸附特性,与茉莉鲜花层层窨制。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充分吸收茉莉花香,待沸水冲泡,那淡雅悠长的香气便缓缓释放,令人沉醉。

正因如此,茉莉花茶以独特的芬芳在茶圈独树一帜。

不过,高品质的茉莉花茶制作成本极高。

从优质茶叶原料的选取,到繁复精细的多次窨制工艺,每一步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这也使得真正的好茶价格不菲。

然而市场上,却充斥着大量价格低廉的茉莉花茶。

这些茶看似性价比极高,香气却异常浓烈,甚至刺鼻,与天然茉莉花茶的淡雅香气截然不同。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暴利,不惜采用违规手段。

部分商家会使用化学香精替代茉莉鲜花,通过喷洒或浸泡的方式,让普通茶叶吸附人工香气,以次充好。

更有甚者,直接用香水喷洒茶叶,这种“科技茶”不仅失去了茉莉花茶的本味,长期饮用还可能危害健康。

还有些商家在制作时偷梁换柱,用其他廉价花卉替代茉莉花,严重影响茶叶口感与品质。

辨别这类“问题茶”其实并不难。

若遇到价格几十元一斤,却号称经过多道窨制工序,且花香浓烈刺鼻、茶叶中混杂大量花瓣的茉莉花茶,就要提高警惕。

因为正常情况下,真正优质的茉莉花茶,经过窨制后,花瓣大多已失去香气,后期会进行拣剔,不会大量残留在茶叶中。

购买时,茶友们一定要擦亮双眼,别让“科技茶”破坏了品茶的好心情。

《3》

二、老白茶

在白茶市场,“做旧茶”一直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存在。

老白茶因醇厚口感与独特陈香备受茶友追捧,然而也正因年份越久价值越高,让不少不良商家动起了歪心思,使老白茶成为“科技茶”的重灾区。

真正的老白茶,无论是春茶的绿白二色,还是秋茶的五彩斑斓,其色泽都是自然转化形成的。

而市场上那些颜色暗沉、呈单一咖啡色的老白茶,大多是“渥堆做旧”的产物。

商家通过人为制造高温高湿环境,加速茶叶过度发酵,强行改变白茶的外观颜色,以此虚构年份,伪装成高价老茶。

这种做旧工艺看似改变了茶叶的颜色,实则对其内在品质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茶青中的叶绿素在渥堆过程中被大量消耗,与此同时,茶氨酸、茶多酚、多糖、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也随之流失。

最终制成的做旧茶,香气寡淡,茶汤稀薄,口感清汤寡水,即便用壶长时间烹煮半小时,也难品出老白茶应有的醇厚韵味。

这般被过度“加工”的茶叶,早已失去了白茶的本真,营养物质近乎流失殆尽,如同毫无价值的枯树叶。

茶友们选购老白茶时,一定要警惕这类做旧茶。

真正的老白茶,色泽自然且富有层次感,香气沉稳悠长,茶汤醇厚饱满。

遇到颜色暗沉单一、价格却十分诱人的“老白茶”,切不可被表面所迷惑,以免花钱买到毫无价值的“科技茶” 。

《4》

三、红茶

在很多人心中,红茶总是带着温暖甜蜜的印象。

但真正优质的红茶,绝非只有单一的甜腻,而是以鲜爽清甜为底色,滋味浓醇爽口,甜香自然交融,余韵悠长。

然而,市场上部分品质欠佳的红茶,由于先天原料与工艺不足,香气寡淡、口感单薄。

为掩盖缺陷,一些不良商家动起了歪脑筋,将添加剂当作提升卖相的捷径。

为迎合消费者对“香甜”的追求,部分商家会在炒制红茶时大量添加糖分。

这类加糖红茶初入口时香气浓郁、甜感十足,却甜得发腻,喝完后口腔黏腻不适,完全失去了红茶本应有的清爽感。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依靠添加剂营造的“甜蜜”难以持久,冲泡两三泡后,香甜味便呈断崖式下跌,茶汤瞬间变得寡淡无味。

长期饮用这类高糖红茶,不仅无法享受饮茶的乐趣,还会给健康带来潜在负担。

除了加糖,色素添加也是红茶市场的乱象之一。

不少新手茶友认为,带有“金毫”的红茶才是品质上乘的象征,这一认知被不良商家利用。

他们使用落日黄等人工色素,伪造红茶表面的金毫,让原本品质普通的茶叶看起来“金光闪闪”。

这些人工色素不仅改变了茶叶的自然色泽,长期摄入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选购红茶时,茶友们要学会辨别。

真正的好茶无需依靠添加剂来增色提味,其香气自然、口感醇厚,即便历经多次冲泡,仍能保持稳定的风味。

遇到过分香甜、色泽异常的红茶,一定要谨慎购买,别让“科技茶”破坏了饮茶的美好体验。

《5》

茶圈乱象频出,“科技茶”的阴影虽在,但也不该让疑虑蒙蔽了对好茶的向往。

当我们一嗅见浓郁茶香,便本能地质疑“是否加了料”,这样的惯性思维,实则是对茶叶本真的辜负。

真正的好茶,香气层次丰富、清幽绵长,绝不是刺鼻廉价的工业香精可比。

茶叶的美好,藏在一芽一叶的舒展间,藏在沸水冲淋时袅袅升腾的热气里。

与其在臆想中对茶香避之不及,不如亲自捧起一杯茶,让舌尖去分辨天然与人工的天壤之别。

毕竟,唯有喝过那口茶汤,才能真正读懂茶的灵魂,也才不会让“科技茶”的阴霾,掩盖了传统茶饮的璀璨光芒。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香精、色素、做旧,3大臭名昭著的“科技茶”,一次性全曝光
探索世界:臭名昭著的美丽植物
茶叶粉=天然抹茶?抹茶食品被曝添加香精色素成惯例
香丹清多次被曝光
江苏名茶全解析:哪些茶叶最为著名与特色?
黄精茶色素
315曝光的“10大食品黑名单”,看到第3个就已经没食欲了!
古籍名著《清静经》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中国最早的网红:健康科普专家,安贞医院副院长洪昭光
大便臭和不臭,哪个更健康?有这种气味一定要赶紧去医院!

网址: 香精、色素、做旧,3大臭名昭著的“科技茶”,一次性全曝光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4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