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五行、五果和饮食保健.doc

五行、五果和饮食保健.doc

五行、五果和饮食保健

获嘉县老干部大学学员学习材料之十三 五行、五果与饮食保健 获嘉县政协高级工程师 张庆连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多数人望文生义地认为五行就是指五种物质,实则不然。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今天,我们是以人天相应、天人合一为指导思想,以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内容,以人们常用五谷、五果为主的饮食结构与健康长寿的关系进行相关的研讨,使树立“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树立“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树立“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树立“审因施食、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以实现人们健康长寿的良好愿望。 一、五行的概念和规律 1、什么叫五行:五行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相互关系。木曲直、火炎上、土稼穑、金从革、水润下。凡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都可以进行五行归类。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关的关系。 2、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间存在互相资生的关系。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种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行中的任何一行者具有克我、我克两种关系,也就是祖孙关系。克我者为祖,我克者为孙。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二、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我国的中医理论,将人体中的五脏 六腑等主要生理器官对应自然界的五行,相互之间仍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关系。 1、五脏和五行的关系: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2、六腑和五行的关系。胆(木,小肠(火,胃(土,大肠(金,膀胱(水。 3、五脏与五官的关系。肝(开窍在目,其华在爪,在体之筋;心(开窍在舌,其华在面,在体主脉;脾(开窍在口,其华在唇,在体主肉;肺(开窍在鼻,其华在毛,在体主皮;肾(开窍在耳,其华在发,在体主骨。例如,肝开窍在目,五体主筋,肝病患者的眼白一般发黄,经常会出现抽筋(痉挛)现象。 4、五脏与五志(表情)的关系。肝(泪、怒;心(汗、喜;脾(涎、思;肺(涕、忧;肾(唾、恐。例如,肾功能不好的人会经常随地吐唾液,而且胆小,容易受到惊吓。 脏象学说归类表 五脏 归类肝心脾肺肾基本功能主疏、藏血主血、藏神主运、统血主气、呼吸主水、藏精表里关系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其华所在爪面唇毛发开窍目舌口鼻耳所主筋脉肌肉皮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果山楂(桃)石榴枣(柿)梨(杏)核桃(葡萄)五谷麦黍稷(谷)薯类(稻)大豆五畜鸡羊牛马猪五菜萝卜葱白菜黄花菜南瓜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化生长化收藏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气风暑湿燥寒五位东南中西北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德仁礼信义智三、五果膳食与健康长寿 人的健康离不开膳食营养。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合理的膳食营养是保证人们生产发育、健康长寿的先决条件,中国历代名医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欺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黄帝内经·素问》对膳食结构也有精辟论述:“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1、五谷为养:是指麦、黍、稷、稻、豆为养育人体之主食。含的营养成份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不高。在人把豆类作为五谷一起食用,能起到蛋白质相互补益的作用。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2、五果为助:是指枣、梨、桃、杏、石榴等多种鲜果、干果和硬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还有一部分植物蛋白质。“五果”尽量生吃,才能保证养分中的维生素不受烹调的破坏。鲜果加工成干果(枣、柿、葡萄等)便于运输和贮存,虽然水容性维生素有损失,但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反而因脱水而增多。硬果类如花生、核桃、瓜子、杏仁、板栗,所含蛋白质类似豆类,可弥补谷类蛋白质的不足。(见下表) 果树保健功能简介 优良品种成熟期营养成份保养保健功能新东阳甜柿9单宁果糖、淀粉、维生素C、A胃胃气虚寒、滋润咽喉、降压稳压薄壳核桃9脂肪、蛋白南、粗纤维、钙、磷肾、肺益智健脑、止咳润肤、软化血管大梨枣10果糖、维生素C、B、钙、磷、铁脾、胃补脾和胃、益气生津、降压安神金星山楂10游离酸、果胺、维生素C、铁、钙肝、脾、胃消积化滞、降压降脂、增进食欲软籽石榴9有机酸、粗纤维、维生素C、磷心、肝清心明目、润燥收敛、驱虫止泻

相关知识

五谷杂粮饮食如何合理搭配?.doc
保持身体健康的十五种方法.doc
秋季五行饮食保健养生法
五行与饮食
健身饮食五大原则
孕期可缓解便秘的五个方法.doc
五行五色食品
五行健康减肥食谱,饮食五行与食疗养生
饮食养生的五行学说
五道健康减肥晚餐低脂好吃不怕胖.doc

网址: 五行、五果和饮食保健.doc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4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