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养老机构里的社工=活动专员?在美国,机构社工都得是学霸

养老机构里的社工=活动专员?在美国,机构社工都得是学霸

出品|邂逅社工

作者|余贞臻(留美6年社会工作者)

来源|阿沐养老(ID:MorHome)

关键词|养老领域社工、要求、区别

编者按

养老在国内早已是热议话题,各行各业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养老行业中来。对于还在不断学习中的我,正在尝试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企业,去了解他们的养老模式和理念。

作为社工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国内外社工在职责和待遇上的差异深有体会。我国的社工人才缺口大,养老服务从业者相较之下专业背景弱,经验不足。虽然不乏优秀的社工毕业生,但行业的支持力度也不足以让他们死心塌地做这份工作。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美国养老社工的理念。

“社工就是做活动的吗?” “当然…不是…”

尽管读社工专业也需要经历专业的培训,但是我们却常常被人误解。同其他许多本科专业一样,社工也是一门正规的学科。然而,国内大多数的养老机构还是不能摒弃将社工等同于活动专员的理念。

美国非常重视社工的专业性。事实上,社工同其他所有的专业一样,都需要教育部认证,上岗也要经过正规本科或研究生培训。在美国,入门社工的学历至少是四年制本科, 同时还必须根据就业职位与环境的不同考取各种相关的证书。而养老机构中的社工大多都是研究生毕业,可见国外对于社工专业性的重视程度。

社工专业注重“全人”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看重人的某一个特性,而是从一个人的身体、心理、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心智等总结现状,解决问题。

那具体怎么做呢?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

“一位黑人女性得了肥胖症以及糖尿病,她去医生那里检查的时候,除了开药,医生还会告诉她要注重健康饮食,教会她怎样选择改善身体状况的食物。但是过了两个月她来复诊的时候,情况并没有什么变化。医生当然会觉得病人并没有遵照医嘱行事。但如果深究下去就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医生很忙,看一位病人的时间最多可能就15分钟,要在15分钟内了解病人,这很难。

而从社工的角度,我们可能会问这样几个问题:

1. 她的经济情况是否支持其购买健康食物?

2. 她是否对健康食物有足够的认知?

3. 她是否有时间去超市购物?

4. 她的消费习惯是什么样的?

5. 她的文化背景如何?

问完之后,故事也许是这样的:

她是一位单亲妈妈,打着三份工,养着一个3岁的小男孩,因为没有人帮忙看管,所以要送幼儿园。她不仅要上班,还要照顾小孩。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她根本没有时间购物。吃饭常常是一顿快餐就解决。因为收入微薄,孩子的开销又很大,健康食物对她来说特别昂贵。别人买一包生菜的钱,够她买好几个没营养的速食罐头了。这样的情况下,健康膳食显得遥不可及。

那问题怎么解决呢?也许应该去儿童福利局(美国叫Department of Social Services – Child Welfare)申请补贴基金,这样她可以少打一份工,并且去当地图书馆上几堂免费的职业培训课,并填写工作申请报告。或许可以参加一些免费的技能培训,找一份稍微稳定的工作。可见,对一个人的全面了解多么的重要!

“社工对长者的全面了解有何用处?”

美国养老机构的社工会帮助长者熟悉环境,从生理和心理上适应养老机构。

长者从熟悉环境到陌生环境,适应起来往往会有困难。如果TA本身还患有疾病,那会出现更多的不适应——别说长者了,就是我们年轻人去一个陌生地方旅游,都有可能吃不好,睡不好。所以社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帮助长者尽快熟悉环境。

仅仅是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熟悉环境仅仅是了解机构的物理构成,还需要认识照护者,同机构其他的长者沟通。

这看似简单,但可以减少很多麻烦。当长者了解机构的物理构成,他能更快适应,不会因为陌生的环境而感到害怕和不安。这些事一旦处理不好,不安全感会使长者更加焦虑,增加患上抑郁症的可能。

熟识机构的员工能够让长者有依赖感,知道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该找谁,而不是孤立无援。而同其他长者的沟通,则能够提高身份认同感。结识新朋友的幸福感会增加长者对机构的好感。

社工注重培养长者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长者入住养老机构并不代表他们就失去了独立的机会。养老机构只是帮助长者做一些他们这个年龄不太方便做的事情,比如说做饭、买菜、洗衣服。但养老机构应该让长者参与到他们自己的照护中来,为长者提供成就感和参与感,让他们认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这就需要社工对长者进psychosocial assessment(社工部门使用的一种评估文件) 了解长者的兴趣爱好、生活背景、家庭状况、社交关系等等,让长者对年龄渐长不会有太大的失落感。

社工注重影响老人的方方面面。

每一个与长者接触的员工、家庭成员,每一次参加活动,都可能间接或者直接地对长者造成威胁。所以专业背景对于处理紧急情况也极其重要。

“美国社工与国内社工最明显的工作差异是什么?”

据我的粗浅了解,国内的养老机构在评估时都不会配置社工,评估是医生、护士和照护部的责任。但这种做法恰恰忽略了长者的情绪和心理需求。长者细微的情绪波动和言语中的暗示很容易被忽略,因为评估者的关注点都放在了长者的身体能力,入住价格以及长者需要照护的等级上了。

美国养老机构的社工们,在经过了专业培训之后,会参与到长者一系列的评估中来。他们是日后与长者互动频繁的人,他们需要在一开始就与长者建立联系,因为信任关系需要长期维护。

长者在机构中有些微小的不适或情绪,有时不会对工作人员诉说,即使住在机构,他们“怕麻烦别人”的习惯还是会一直存留。“不想吃饭”的背后也许是抑郁;“不想参与集体活动”不一定是因为身体不适,也许是与某个长者有了矛盾等等。若不花精力去了解长者的喜恶、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病史等等,就会影响到机构为长者提供精致而舒适的服务。

写在最后

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专业的同步发展,如果说当前的养老服务更多解决了长者身体层面的问题,那么未来,以社工为代表的专业技术将解决长者心灵层面的问题,这是一条全新的、看不见的、却又至关重要的路。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养老机构运营全攻略:从人员到社交活动
推进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融合发展
机构+社区+居家!“家床服务”这样点亮老年生活
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
怎样的老年照护机构才是“好的”?——唐钧专访
养老机构
机构+社区+居家 衡水全力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
北京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名单大全,2024年北京社区嵌入式养老院
学麻辣火锅小吃培训机构哪里好?火锅老油炼制工艺
养老护理员与护工的不同角色及社会需求

网址: 养老机构里的社工=活动专员?在美国,机构社工都得是学霸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4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