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喝水都胖”背后隐藏的代谢真相

“喝水都胖”背后隐藏的代谢真相

诊室里,41岁的王女士眉头紧锁:“医生,我每天只吃两小碗蔬菜,连水都不敢多喝,更别提主食,怎么体重还在涨?”她的焦虑并非个例,这是许多自嘲“喝水都胖”的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内分泌医生,过度节食反而可能引发机体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了“喝水都胖”的这一假象。今天,就让我为大家掀开机体代谢的面纱。

一、 能量消耗的隐秘战场——基础代谢率

人体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时钟,即使睡眠状态也需要能量维持心跳、呼吸、体温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这就是基础代谢率(BMR),占据每日总热量消耗的60%~75%。它由肌肉量、年龄、性别、激素状态等共同决定。

BMR并非永恒不变。肌肉流失会造成BMR下降。长期节食或缺乏力量训练,身体会有效分解宝贵的肌肉组织。肌肉是耗能大户,每丢失1公斤肌肉,BMR每日可能下降20~40千卡甚至更多。这如同给身体引擎“降级”,能量消耗能力被削弱。

当长期节食营养不足时,身体感知到持续能量摄入不足,会激活机体内在的生存保护机制——大幅降低BMR,进入“饥荒防御状态”。经典研究显示,长期热量限制后,BMR下降高达15%以上,远超减重本身带来的预期降幅。这就是体重平台期或反弹的深层原因:身体在努力“守住”每一份能量。

二、 热量指挥的隐形司令官——激素

肥胖问题绝非简单的“热量进,热量出”,更关键的是热量如何被身体处理和分配。人体的内分泌器官包罗万象很多激素,譬如胰岛素、皮质醇、瘦素等这些关键激素,就会如同指挥千军万马的司令官,影响着能量储存与消耗的平衡。

1. 胰岛素:相信大家对它都不陌生。它是我们机体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当人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进入细胞受阻,迫使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状态下,血液中的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尤其腹部及内脏更突出,表现出“大腹便便”的模样。

此外,胰岛素抵抗会抑制脂肪分解,阻碍身体燃烧储存的脂肪获取能量。同时,高胰岛素会影响下丘脑饱腹信号,加剧饥饿感导致摄食欲望增加。因此,即使体重增加,我们的身体仍会感觉“能量匮乏”,驱动我们继续进食。

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胰岛素抵抗会导致机体出现代谢综合征,很多超重或肥胖的人们常常伴随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女性甚至出现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的表现,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而且显著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 皮质醇:它是我们身体最常见的糖皮质激素之一,也可以称作为“压力激素”。当机体遇到危险时会防御性快速升糖、集中供血。但当今社会由于我们长期处于压力、焦虑、睡眠不足状态等慢性压力下,身体会持续分泌皮质醇,引发代谢紊乱。

皮质醇具有晨高夜低的正常生理节律,昼夜节律紊乱将导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研究显示,熬夜人群内脏脂肪增长率是正常作息者的2.3倍,长期夜班工作者糖尿病风险将会增加42%。

皮质醇受体对内脏脂肪细胞有特殊亲和力,可以促进腹壁脂肪堆积。慢性压力人群的腹部CT影像学结果显示,内脏脂肪面积(VFA)平均比健康组高8.7cm²(相当于多出1.5千克的纯内脏脂肪)。

皮质醇升高会刺激神经肽Y分泌增加,下丘脑饥饿中枢兴奋后误判机体处于“能量危机”状态,从而激发食欲增加。据报道,皮质醇每升高1μg/dL,胰岛素敏感性就会下降15%。其作用机制与肌肉组织中GLUT-4转运体数量减少、肝脏糖异生增加、脂肪细胞的炎症因子如TNF-α、IL-6等升高有关,通过以上这些多重路径破坏胰岛素受体功能,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警惕病理性高皮质醇血症的可能性。如果出现满月脸、水牛背合并紫纹、血压骤升难以控制、血糖骤升合并皮肤变薄、女性闭经伴多毛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排除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Cushing综合征等的可能。

3. 瘦素:它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通过抑制食欲和促进能量消耗来调节体重。当大脑对瘦素信号不敏感时,就会出现“瘦素抵抗”。此时,“饱腹信号”无法有效传递,大脑会持续认为我们的身体仍然处于“饥饿”状态,导致持续性饥饿进食。同时,大脑指令身体减少能量消耗,增加动员脂肪储存,最终形成体重增加→分泌更多瘦素→胰岛素抵抗加重→更难减重的恶性循环状态。

三、不可小觑的代谢合伙人——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内驻扎着约40万亿微生物,总重量接近大脑。这些微生物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丁酸)、调节胆汁酸代谢、影响炎症水平等途径,直接参与能量平衡调控,是代谢健康的“幕后操盘手”。

肠道菌群对体重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菌群的代谢产物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和大脑,调节饥饿感和饱腹感信号,从而影响食欲与饱腹感。健康状态下,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保持平衡,而肥胖者厚壁菌门比例较正常人高30%,使其从食物中多吸收150大卡/天,相当于每年多囤积5~8斤脂肪。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激活脂肪酸合成酶,使肠道吸收热量提升15%~20%,加剧脂肪储存。同时,失调菌群会减少人体GLP-1分泌,促使饥饿感增强。研究发现,某些致胖菌通过“肠-脑轴”通路甚至诱使我们对高糖高脂食物产生强烈渴望。此外,肠道中的某些有害菌群会导致慢性低度炎症,这种炎症会抑制胰岛素受体功能,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肥胖的发生和加重。

因此,世上没有真正意义上所谓的“喝水都胖”的体质,只是源于对代谢系统的知之甚少。面对“喝水都胖”的困境,盲目少吃多动往往无效甚至可能有害。我们需要科学认知背后隐藏的代谢真相,采取正确健康的策略科学减重。

相关知识

无糖食品真相:你知道它们背后隐藏的危险吗?
水果代餐真的健康吗?医生揭秘背后的真相!
代谢综合征背后的真相:肥胖如何影响健康?减重攻略全解析
怎么吃都不胖?喝凉水都长肉?秘密藏在你的基础代谢里
瘦身茶背后的隐秘真相,你敢真的喝下去吗
暴瘦水神话:15斤背后的真相与科学瘦身之道
玉米面:营养背后的“隐秘真相”
长期喝蜂蜜水会长胖吗?揭秘蜂蜜水背后的真相!
0蔗糖=0糖?“0糖0卡0脂”真的喝不胖? 真相!“0糖”背后藏着文字游戏
猫咪健康真相:肥猫背后的隐患

网址: “喝水都胖”背后隐藏的代谢真相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5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