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
,据财联社报道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组织起草了
《角膜塑形镜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并已向业内征求意见
。其中
,或将下调放开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验配资质要求
。角膜塑形镜
,俗称OK镜
,可经过夜间配带达到改变角膜曲率
,从而矫正白天的视力的效果
。其通过特别设计的角膜塑形镜主动
、有步骤
、渐进
、科学地改变角膜整体形态
,以快速提高裸眼视力
,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为目标的一门技术
。现行的OK镜验配监管方案一直沿用原卫生部于2001年8月17日印发的
《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的通知
》(卫医发
〔2001
〕258号
)。据该政策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是开展角膜塑形镜验配的硬性条件之一
。而据报道
,本次医疗机构的要求相较于此前大大降低
。医疗机构基本要求更改为
,具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眼科诊疗科目
。且有至少1名符合要求
、具备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
。符合要求
、与开展角膜塑形镜技术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人员基本要求方面
,则与此前的管理要求基本一致
。需具备2年以上科临床工作经验
,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且应当接受至少2周的系统培训
,完成20个学时以上的理论学习
,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30例以上角膜塑形镜技术验配流程及患者全程管理
,包括病历书写
、病例选择
、配前评估
、配后随访等
。网页链接
@最后遇到你:
2023-12-05 01:57 · 转发 27
· 讨论 51· 赞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