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金银花

金银花

简介

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本身既是中药又可当作食物,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液清稀、属阴证的人群忌用

中药介绍

金银花(Honeysuckle Flower)取自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因一蒂上有两花、花的颜色黄白相映,所以称为“金银花”[1]。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疮痈初起、红肿热痛、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1-3]。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金银花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即食药物质,在民间简称为“药食同源”),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主要药性

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1]。

产地选材

主产于河南、山东。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以花蕾多、色黄白、气清香者为佳[4]。

性状特征

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藏时间越久,颜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以花蕾初开、色黄白、肥大、气清香者为佳[5]。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密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5]。

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

《本经逢原》:“金银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用。[4]”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

主治病证

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1]。

作用分析

清热解毒

金银花味甘性寒,气味清香,宣散透达,归肺、心、胃经,清热而不伤气,化毒而不伤阴,善于清气分热邪、透营达气、解火毒、消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强,为治疮疡的要药。

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疮疡,包括内痈、外痈,还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丹毒、便下脓血等热毒证。

疏散风热

金银花味甘性寒,质轻气味芳香,可以入肺经,善于疏散肺经的风热,透热达表,使初入营分的热邪从气分转出而解,是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的良药。

可以用于高热、心烦口渴、脉洪大、神昏、皮肤起斑疹、吐血、心烦失眠、身热夜间加重等[3-5]。

临床应用

热毒血痢

治疗热毒痢疾、下利脓血等,炒炭用时它的解毒、凉血、止痢功效增强,可单用本药浓煎频服,也可以配伍黄连、白头翁、秦皮等。

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表现为发热,轻微怕风、怕寒,咽痛口渴等,可以配伍连翘、荆芥、薄荷、牛蒡子等。

治疗热入营分,身热夜间加重,神烦失眠者,可以配伍生地黄、玄参、黄连等。

金银花经蒸馏制成的金银花露,有清解暑热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小儿热疖、痱子等。

疮痈肿毒

治疗疮痈初起,红肿热痛等,可以单用本药,内服外敷均可。

治疗疔疮肿毒,坚硬根深等,可以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

治疗肺痈导致的咳吐脓血等,可以配伍桔梗、白及、薏苡仁等。

治疗肠痈腹痛等,可以配伍大黄、丹皮、当归、黄芪、连翘等[3]。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金银花具有抗病毒、抗细菌及细菌毒素、解热、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4]。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金银花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金银花煎汤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6~15克,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1,3,6-8]。

疏散风热、清泻里热多选用生品,炒炭多用于治疗热毒血痢,露剂多用于治疗暑热烦渴[3]。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金银花

夏初当花含苞未开放时采摘,阴干[2]。

金银花炭

取净金银花,用中火炒至黑褐色[4]。

金银花露

取金银花,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加入蔗糖,混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1]。

常见配伍

金银花配连翘

两药均善于清热解毒。

金银花气味芳香,既善解血分的热毒,又可疏散肺经风热的邪气,偏于清透上身的热邪。连翘轻清而浮,善清心火,去上焦的热邪,散结消肿而治疮,偏于透达全身的热邪。

两药配伍,可以增强透热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还能疏通气血,宣导经脉的气血凝滞,达到消肿散结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表里俱热;四季感冒证属于风热者;疮疡、痈疖,有红肿热痛属于阳证者;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咽喉肿痛、眼红流泪及风热痒疹等。

金银花配黄芪

金银花善于清热解毒;黄芪善于补气通滞、托疮生肌。

两药配伍,有解毒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适用于痈肿属于气虚者等。

金银花配甘草

两药均能清热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的功效较强,而且有凉血的功效。

两药配伍,清热解毒的作用增强,适用于体内外痈肿等。

金银花配当归

金银花善于清热解毒,兼能凉血;当归善于养血活血,而且善于止痛。

两药配伍,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通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热毒炽盛的脱疽,痈疽发背初起,肠痈等[4]。

组成方剂

银翘散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桔梗、淡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

功能与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温病初起,表现为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怕风、微怕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清营汤

药物组成:生地黄、玄参、麦冬、丹参、金银花、黄连、连翘、竹叶卷心等。

功能与主治: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用于治疗邪热传营,表现为身热夜间加重,神烦失眠,有时出现胡言乱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仙方活命饮

药物组成:金银花、甘草节、赤芍、皂角刺、白芷、贝母、防风、当归尾、乳香、没药、陈皮、天花粉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用于治疗痈疡肿毒初起,热毒壅聚,气滞血瘀,表现为红肿焮痛,或身热怕冷,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银花解毒汤

药物组成:金银花、地丁草、赤茯苓、连翘、牡丹皮、黄连、夏枯草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热毒阻滞经络,痈疽,疔疮等。

托里解毒汤

药物组成:黄芪、当归、皂角刺、赤芍、金银花、黄芩、大黄、天花粉、枳壳、牡蛎、生甘草。

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托毒排脓。用于疮疡脓已成将要破溃,局部焮红肿痛等。

四妙勇安汤

药物组成: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热毒炽盛之脱疽。患肢暗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是发热口渴,舌红脉数[4]。

制成中成药

银黄颗粒(口服液、片、注射液)

药物组成: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

功能与主治:清热疏风,利咽解毒。用于外感风热、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干、咽痛、喉核肿大、口渴、发热;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双黄连口服液(颗粒、片、糖浆、合剂、胶囊)

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

小儿解表颗粒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荆芥穗、防风、紫苏叶、葛根、蒲公英、黄芩、炒牛蒡子、人工牛黄。

功能与主治: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表现为发热恶风,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清热解毒口服液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知母、石膏、黄芩、栀子、甜地丁、龙胆、板蓝根、麦冬、地黄、玄参。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红,烦躁口渴,咽喉肿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银花感冒冲剂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防风、桔梗、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表,利咽。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4]。

药膳食疗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芦根、甘草各10克。

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5天。

温病初起所致发热怕冷、咳嗽、咽喉肿痛

金银花30克,粳米50克。

金银花水煎,去渣取汁,再加粳米50克,清水适量,一起煮成稀粥食用。

咽痛

金银花、白糖各18克。

将金银花、白糖用开水浸泡,水凉后作为代茶饮。

痈疽发背初起

金银花250克,当归100克。

用10碗水煎金银花至2碗,加入当归,一起煎至1碗服用[9]。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金银花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金银花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脾胃虚寒等人群忌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金银花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金银花性寒,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液清稀、属阴证的人群忌用[3-7]。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金银花与连翘

两者都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为表里双解的药物。适用于热毒疮疡,风热表证,温病初起,热邪初入营分之证。

金银花疏散风热的功效较强,炒炭用能凉血止痢,可以用于治疗热毒血痢等。

连翘消肿散结的功效较强,是“疮家圣药”,还有清心、利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入心包引起的高热神昏、热淋尿闭等[3]。

金银花与金银花炭、金银花露

金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疏散,既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又有疏散风热的功效,可以治疗一切阳证的痈肿疔疮、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等。

金银花炭为生品炒炭而成,其寒凉的药性略减,有一定的收敛作用,主入胃与大肠经,以凉血止痢的功效为主,多用于治疗热毒血痢,便下脓血等。

金银花露是金银花加水蒸馏而成,有清热解暑、清利头目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咽喉肿痛,以及小儿热疮、痱子等。

金银花与忍冬藤

两者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均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等。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的功效较强,多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温病发热及痈肿疮疡、热毒血痢等。

忍冬藤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的功效不如金银花强,但兼有通利经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

金银花与菊花

两药味甘性寒,均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及热毒疮疡等。

金银花寒性较大,疏散风热且善于退热,为治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的良药;且善于清热解毒,为治疗疮疡的要药;还有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可以治疗热毒血痢,便下脓血等。

菊花虽清热解毒的功效不如金银花强,但既可以疏散风热,又可以清肝明目、平抑肝阳,为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引起的目赤肿痛及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的药物[4]。

药食同源

金银花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可熬粥、炖汤、代茶饮等,日常用途广泛。

特点介绍

金银花药食两用的性质决定了它用途的多样性,具体使用根据不同用途有所区别。作为食品使用时,它的用法用量可能与作为药品使用时有所不同。

比如,金银花药用时可以生用,其使用量严格按照组方的要求,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而作为食品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如熬粥、炖汤、代茶饮等),而其使用量也可根据个人的需要或增或减。食用药膳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10]。

吃法用量

金银花作为中药时,成人每天用量为6~15克[1]。

金银花作为食物时,可适量食用。

药膳应用

粥类

金银花粥

材料:金银花(鲜品30克,干品10克),粳米100克。

做法:金银花加水煎煮浓缩至150毫升,加入粳米100克,加水600毫升,煮成粥,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清热解毒。

汤类

双花饮

材料: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薄荷10克,蜂蜜50克。

做法:将金银花、菊花、薄荷放入锅内,加水煮沸,3分钟后将药液滤出,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解表退热。

茶类

金银花茶

材料:金银花10克,槐花10克,绿茶3克。

做法:将金银花、槐花和绿茶放置在茶杯中,用150毫升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饮用至茶味变淡为止。

功效:清热解毒。

银花茉莉茶

材料:金银花5克,茉莉花茶5克。

做法:用200毫升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为止。

功效:清热解毒。

相关食用制品

金桑菊凉茶

材料:桑叶、菊花、金银花、甘草。

做法:浸提并浓缩桑叶、菊花、金银花和甘草成汁,并加入蜂蜜调配,然后用蛋白酶和果胶酶降解金桑菊浸提液中的蛋白、果胶等大分子物质,使其溶液澄清,最后低温离心过滤即得。

功效: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酒类

金银花酒

材料:金银花50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

做法:将以上药物用水2碗,煎取半碗,再加入米酒半碗,略煎分3份,早、午、晚各服1份,重者每日2剂。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10]。

营养成分

含有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纤维素、铜、镁、钙、铁、锰、锌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10]。

食用注意

脾胃虚寒以及气虚疮疡脓液清稀的人群忌食金银花。

不建议长期使用,一般在暑天使用较为合适。

根据中医九种体质学说,湿热体质人群适宜食用金银花,气虚、阳虚体质人群应忌食或少食[10]。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

2

]

高学敏,钟赣生. 中药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

3

]

周祯祥,唐德才. 临床中药学[M]. 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

4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

5

]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

6

]

陈仁寿. 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2015版[M].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

7

]

王建,张冰. 临床中药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

8

]

钟赣生,杨柏灿. 中药学[M]. 5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

9

]

谢梦洲,朱天民. 中医药膳学[M]. 4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

10

]

黄璐琦,陈敏. 药食同源物质诠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最新修订时间:

2023.01.28 16:15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相关知识

金银花(王老吉)(金银花)
金银花(北京同仁堂)(金银花)
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金银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金银花茶选购和制作攻略
金银花,喝茶
金银花茶的作用 金银花茶的副作用
金银花功效
金银花泡水
金银花茶能减肥吗 金银花茶能祛痘吗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金银花茶抗炎解毒

网址: 金银花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