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萍安健康】大雪养生:防寒保暖,饮食温补

【萍安健康】大雪养生:防寒保暖,饮食温补

通讯员 友萱 扬州发布记者 张庆萍  

今日大雪。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代表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时节,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万物潜藏,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防寒保暖,饮食温补。”扬州友好医院中医科主任张锡元说。

防寒保暖

《黄帝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张锡元介绍,寒邪最易伤人阳气,进入大雪节气,最重要的是防寒,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足部的防寒保暖。他说,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经脉多汇聚于头部,是应重点做好保暖的部位,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头部保暖更加重要,对预防脑卒中等有积极作用。有鼻炎的人,要戴帽子和口罩,注意顶门保暖,戴围巾,防颈部受寒。

需要注意的是,寒从脚下起,脚部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会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天气寒冷的大雪时节,要做到暖头戴帽,暖足泡脚。“冬天的太阳是个宝,常晒太阳来保暖身体,小孩不要泡脚。”

饮食温补

“冬季进补,春天打虎”。张锡元说,在中医看来,药补不如食补,大雪节气,饮食应以温补为主,不宜过于大辛大热。大辛大热的食品食用过多,易导致上火。“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牛肉、白萝卜、大白菜、青菜、菠菜、土豆、包菜、苹果等。”张锡元说,中医经典著作中说“形寒致冷则伤肺”,中医提倡一切食品要吃温暖的,忌生冷食品。

他提醒,大雪节气,天气干燥,既要养阳,抗御寒冷,又要注意养阴。比如热性体质、阴虚生热的人,应避免进食温燥过热的食物,应适当养阴,可常吃百合、蒸梨等。

增湿解燥

张锡元说,大雪之后,空气湿度更加低,室内变得更加干燥,这可能会引起皮肤干裂、嗓子干痒,甚至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适当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润度,或者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水,都能帮助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他提醒,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里,平时要多喝温水和润肺的饮品,如梨汤、银耳汤等,也有助于保持体内水分。

早睡晚起

昼短夜长的冬季适合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早睡有助于保护阳气,养精蓄锐,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张锡元表示,此时已到了“收藏”的节气,每天要早睡晚起,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在温暖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修复和休息。

他提醒,早晨寒气重,不要着急开窗,最好在上午10点以后开窗通气,下午4点左右关上窗户。另外,晨练也要注意,赶在晴好天气进行室外锻炼,运动不能大量出汗。“冬季阳气要潜藏。大汗后,阳气外泄,很容易寒邪侵入。”

【中医推荐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当归90克,生姜150克,羊肉480克。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生姜切片,与当归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羊肉同熟烂,去当归、姜。分2次服;食肉喝汤。

功效:本方出自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具有温中补虚、温阳补肾、祛寒止痛之效,临床适用于虚寒之证,适合平日畏寒、腹痛畏寒、女性气血虚弱、长期贫血患者,易受凉感冒者,年老体虚久病者,阴虚火旺体质则不适用此方。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寄奉稿酬。

相关知识

大雪至,寒意浓,养生宜温补
碧生源小寒时节话养生 御寒保暖宜温补
大学生校园降温防寒保暖,温馨提示在身边
冬季养生秘籍:小雪时节如何保持温暖与健康?
冬季防寒保暖:4个保持体温的生活技巧,健康过冬!
养生小贴士,守护身心健康,享受大雪时节的温暖!
冬季防寒安全贴士:保暖与健康同行
大雪时节御寒保暖仍是重点,关注健康
大雪纷飞,健康不‘冻’人:全方位保暖、饮食与锻炼指南
冬季防寒保暖与健康生活指南

网址: 【萍安健康】大雪养生:防寒保暖,饮食温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