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松花蛋,又叫皮蛋。是一种传统中国食物。
最初的皮蛋做法是利用碱性溶液会导致蛋的蛋白质凝胶的特性,使蛋清变成富有弹性的固体。因此,一段时间内,盐、茶以及碱性物质,如生石灰、草木灰、碳酸钠等,都成为腌制皮蛋的辅助材料。而为了促使蛋白质凝固, 八十年代之前的皮蛋在制作过程中,原料中也含有氧化铅和铅盐。
既然铅对身体无益,为何松花蛋中要添加铅呢?因为,氧化铅(通常是用的黄丹粉),具有使蛋产生美丽花纹的作用。并且,氧化铅在松花蛋加工中,可以促进和引导料液中的碱性成分渗入蛋内;使松花蛋转色快、色泽深、回味长;保持松花蛋蛋白的一定硬度,使松花蛋蛋白不粘壳、易脱壳;还能使松花蛋成熟期趋于一致,易于掌握,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这也就是商家为什么要在制作松花蛋时,添加氧化铅的原因了。
不过呢,随着食品工业的发达和人们对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认知增加,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皮蛋的加工已经在科技上得到了重大改良,用硫酸铜代替氧化铅,发明了皮蛋无铅工艺,解决了皮蛋含铅的问题。
根据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标准,松花蛋中的铅含量应该在0.5mg以下。现在的大型商超和电商销售的松花蛋,都是有质监部门监测的,含铅量一般不会超标。
因此,只要不是过量进食,并不用担心铅超标的问题。
常吃松花蛋,只要不是每天好几个、连续这样吃,也并不会致癌。抛开致癌性不谈,根据膳食指南,每天1个鸡蛋也就够了,换成鸭蛋也是1个的量,吃太多鸡蛋或鸭蛋,如果肉奶豆腐等都不少吃的基础上,还会让我们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太多,对身体也并没有好处。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更多专业营养科普内容(包括母婴类),欢迎关注本人自媒体。
刘遂谦,澳洲DAA认证注册执业营养师(APD),中国营养学会认证注册营养师,澳大利亚营养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悉尼大学临床营养学硕士研究生(MND),同时持有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儿科营养研究生课程证书,临床营养师,科普工作者,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关爱孕产妇健康公益活动专家团成员,《Krause营养诊疗学》等译著的翻译委员,众多杂志及媒体营养专栏作者。自媒体名称:遂谦的营养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