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在滇东高原腹地的昆明石林县,一捧金黄的人参果正成为带动数万农户增收的“幸福密码”。这片被喀斯特地貌雕琢的神奇土地,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三十余年的产业深耕,已孕育出全世界最大的商品人参果种植基地,让“石林人参果”从默默无闻的试种作物,蜕变为年产值超35亿元的高原特色农业标杆。
1992年,人参果首次在石林县试种时,这片土地还未曾想到,这颗外形圆润的果实会改写当地农业格局。截至2024年,石林人参果种植面积已达17.01万亩,年产量30.02万吨,一产产值16.72亿元,综合产值突破35.1亿元,辐射带动周边40万亩种植规模。从西街口镇的零星试验田到覆盖全县的标准化种植带,石林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人参果种苗繁育中心、集散地和销售中心。
“石林的喀斯特地貌赋予了土壤独特的矿物质含量,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让人参果的糖分和口感达到最佳。”石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当地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文旅全产业链体系,仅2023年就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9000余人,户均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人参果真正成为农户口中的“金果果”。
在石林人参果产业的崛起之路上,科技与规划成为双轮驱动。通过品种杂交、太空辐射诱变育种等技术,当地选育出适应性强的“圆果2号”为主栽品种,并储备20个改良品种。2023年,12万亩脱毒苗、5000亩引蔓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使平均亩产提升至3.7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8.5万亩农田。
根据《石林县人参果国际产业基地发展规(2019—2024年)》及三年行动方案,当地正构建“一核两园三区”发展格局:以西街口镇为核心示范区,建设国际产业示范园和加工示范园,划分主导种植区、种苗生产休闲观光区及辐射带动区。目前,全县已建成8个种苗组培室、47个繁育基地,16条果品分选线和100余个包装车间,年综合产值达35.1亿元,亩均纯收入6500元,向百亿级产业体系目标加速迈进。
“齿艿”牌人参果获云南省名优农产品、“石林人参果”连续四年入选“年度市场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达15.83亿元
从央视专题报道到“中国石林人参果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从北京推介会到上海品牌发布会,再到昆明地铁5号线“人参果专列”的开通,石林人参果通过“文旅+电商”双渠道破圈。目前,全县培育电商500余家,线上销售占比达40%,鲜果直送北上广深等高端市场。
在石林,人参果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低碳发展路径。通过标准化种植减少农药使用,利用喀斯特地貌的天然排水优势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相辅相成。近三年来,石林人参果年均产量30万吨、销售收入21亿元,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掌上春城记者:许海凡
通讯员:朱宇
责编:高杉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来源:北京号
作者:掌上春城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山西中阳:下好乡村规划“先手棋” 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乡村振兴看资阳丨资阳区张家塞乡乡村振兴纪实
青年赋能乡村振兴
解码特色乡村“康养+振兴”诗意答卷
理想华莱:以茶为媒,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北碚: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时
汾阳市高家庄村大棚杏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振东深耕道地中药材,共绘乡村振兴希望田野图
大江时评:筑牢“健康基石”,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研究
网址: 石林“金果果”绘就乡村振兴共富图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