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养生茶背后的化学陷阱:从止疼到肝脏衰竭

养生茶背后的化学陷阱:从止疼到肝脏衰竭

据中华医学会与中国医师协会的联合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数量已突破3亿大关,且发病率持续攀升。疼痛问题已然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又一大健康挑战。
然而,许多疼痛患者秉持着“是药三分毒”的观念,他们更倾向于寻找既能止痛又无毒副作用的自然疗法。近日,河南郑州的程先生就遇到了这样一款声称具有止痛功效的“养生茶”。他初次品尝后,确实感受到了显著的止痛效果。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再次饮用时,他的身体却出现了严重不适。

原来,这款所谓的“大雪山养生茶”实际上并不具备止痛功效。其标明的配料包括普洱茶、金银花、桑叶等,但这些成分并无直接止痛作用。程先生因误信宣传而购买并饮用,最终导致身体不适,这提醒我们在选择养生产品时,务必保持警惕,理性对待各种宣传。
据记者深入调查,这款由云南大雪山茶叶有限公司出品的“养生茶”,其销售渠道颇为神秘。消费者们只能通过名为“雪山生活”的App或微信小程序进行购买,且购买时需老用户提供验证码,这一设定增添了产品的神秘色彩。

然而,神秘背后却隐藏着风险。记者在接触到几位长期饮用此茶的会员后,发现他们纷纷出现了头晕、恶心等不适反应。这引起了记者的警觉,于是对程先生提供的这款“养生茶”进行了严谨的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这款“大雪山养生茶”竟然非法添加了化学药物双氯芬酸钠。这种药物在医学上确实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疼痛症状,但我国对其有严格的处方药管理规定,严禁在食品中添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徐志高指出,长期服用双氯芬酸钠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受损,严重者甚至需要肝移植。这一发现令程先生深感震惊,他随即向警方报案。

警方迅速行动,根据包装上的生产地址赶赴云南省昆明市。虽然“大雪山养生茶”的经营地点因房租纠纷已被查封,但物流点仍在继续发货。经过一系列周折,警方终于掌握了仓库位置,并进行了查处行动。此次行动中,警方查获了大量成品“养生茶”以及编织袋装的原材料,同时抓获了以李某为首的大雪山养生茶公司骨干成员。

警方对查扣的“养生茶”及其原料进行了现场快速检测,结果显示茶原料中也含有双氯芬酸钠。大雪山养生茶公司并未直接参与“养生茶”的制作,而是进行分装和销售。经过深入调查,警方成功将上线高某以及本案的源头黄某杰、黄某生抓获。

据记者了解,黄某生对中药材和化学药物有所了解,在与黄某杰合谋后,两人开始非法生产并销售含双氯芬酸钠的“养生茶”。令人震惊的是,这家所谓的“养生茶”生产厂家实际上是一家鸡鸭饲料小作坊。警方指出,该小作坊选择作为“养生茶”加工厂的目的,一是为了逃避监管打击,二是为了降低成本。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生产资质,正规加工厂不会与其合作。

本案中,消费者上当受骗与犯罪团伙的销售方式密不可分。李某作为“养生茶”的终端销售负责人,以大雪山养生茶公司的名义在各地设置代理,并制定了隐蔽的销售策略。通过“老带新”的方式,该团伙在云南、广西等21个省(区、市)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涉及139个代理商和1万多名购买者。

警方透露,该案能如此隐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雪山养生茶公司”这一正规茶叶公司的外壳。犯罪团伙利用这家公司的名义进行茶叶销售,并通过一对一的隐蔽方式,成功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养生茶”销售网络。
在警方的行动中,共有9名嫌疑人被捕,同时查获了1000余盒养生茶成品、近1吨半成品原材料,涉案金额高达2500余万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的规定,任何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或贮存过程中掺入或使用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行为,都将被视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行为,并依法受到严厉惩处。

警方也提醒广大消费者,保健品类产品不能替代药品治疗,务必警惕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若身体出现不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治疗。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肝脏好不好,不看痛不痛!医生警告:如出现3种迹象,肝脏或已开始衰竭
如果你经常感到疲劳,伴随有腹胀的症状,注意肝脏衰竭
乙肝+糖尿病=肝衰竭!
养生茶骗局曝光:从止痛到危害健康,如何选择
留意!这3种肝硬化类型,容易转化成为肝衰竭!
中药减肥茶背后的健康陷阱
肝功能衰竭的症状
徐州36岁销售每周喝4斤酒患肝衰竭
“无痛瘦身”背后的美丽“陷阱”
麻辣烫轻奢化转型,背后藏着多少健康陷阱?

网址: 养生茶背后的化学陷阱:从止疼到肝脏衰竭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