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是通过伤者自身的各种运动来锻炼身体,促进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为什么要进行康复训练
损伤发生后,身体素质普遍迅速下降,肌肉力量、心肺功能、耐力、协调性等都会下降。特别是在损伤部位,肌肉、关节、韧带、骨、神经肌肉支配的效率及心肺系统都会产生一些列的失用性变化。
比如肌肉萎缩,神经对肌肉的支配效率下降,韧带和骨的强度下降,关节退化,心肺系统功能下降。
康复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恢复损伤部位的运动能力。通过适当的训练,可以促进损伤的痊愈和局部功能的恢复,加强关节的稳定性,改善损伤部位组织的代谢和营养,减少组织粘连,关节活动受限,减轻损伤的不良影响,缩短恢复时间,加快伤者重返运动场。
二,康复训练的目标
康复训练的短期目标:缓解疼痛,保持或提高柔韧性,恢复或增加肌力,恢复神经肌肉支配和维持心肺功能水平。
康复的长期目标:使伤者尽快恢复运动,重返赛场,预防损伤的再次发生。
三,康复训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缓解疼痛
损伤后,持续的疼痛会影响力量和柔韧训练,从而影响损伤的康复。因此每当损伤发生后,都必须注意消除疼痛。采取适当的方法,如热疗、电刺激和冷疗法等,都有助于在康复过程中缓解疼痛。
2.维持心肺功能
通常,当损伤发生后,伤者的活动量下降,心肺系统的功能迅速下降。因此,损伤恢复期必须通过其他替代练习,维持原有的心肺功能水平。
3.恢复关节运动幅度
损伤后,由于多种病理变化,如韧带、关节囊、结缔组织挛缩,肌肉、肌腱和肌膜组成的肌肉与肌腱对牵拉产生阻抗,导致关节运动功能的下降。因此需要通过训练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4.恢复肌肉力量和耐力
要使损伤肢体恢复至损伤前状态,肌肉力量的恢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控制训练可能引起的疼痛。进行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关节的全幅度无痛运动。
5.恢复本体感觉、肌肉运动觉和神经肌肉调节
所有损伤的康复都必须重建本体感觉、肌肉运动觉和神经肌肉调节。本体感觉,是判断关节在空间中的位置能力。肌肉运动觉,是指肌肉感觉运动的能力。神经肌肉调节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整合本体感觉和肌肉运动觉信息,然后控制肌肉和关节进行协调运动。
相关知识
运动损伤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是职业康复训练 什么是职业康复训练项目
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肩袖损伤康复训练方法
怎么进行康复训练
骨折后,要做好康复训练
头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和计划
如何进行产后恢复训练
运动损伤康复训练方法 运动损伤的防治
网址: 损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要完成哪些目标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