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患肢抬高及下垂试验介绍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患肢抬高及下垂试验介绍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患肢抬高及下垂试验介绍

肢体抬高到水平以上1~2 分钟,正常人足底保持粉红色;该病患者则足底变苍白。坐起,使肢体下垂,正常人足背静脉充盈时间< 20 秒、发红时间< 10 秒。如肢体发红在15 秒内不恢复者,为中度缺血;30 秒内不恢复者,为明显缺血;60 秒内不恢复者,为重度缺血。操作应在暖室中进行,以消除交感神经的影响。如果有静脉曲张存在,则静脉充盈时间无价值。......阅读全文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患肢抬高及下垂试验介绍

  肢体抬高到水平以上1~2 分钟,正常人足底保持粉红色;该病患者则足底变苍白。坐起,使肢体下垂,正常人足背静脉充盈时间< 20 秒、发红时间< 10 秒。如肢体发红在15 秒内不恢复者,为中度缺血;30 秒内不恢复者,为明显缺血;60 秒内不恢复者,为重度缺血。操作应在暖室中进行,以消除交感神经的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治疗介绍

  一、非手术疗法  包括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忌烟,保暖;应用降血脂药物、血管扩张剂及中医药;肢体负压治疗等。以上治疗也可用于手术前后。  二、手术疗法  根据病变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可选用以下手术方法:  1、动脉旁路手术  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在闭塞动脉的近、远端,作桥式端侧吻合

慢性动脉闭塞症的行走试验

  行走试验   令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作一定速度的原地踏步,直到出现跛行时为止。根据肌肉酸痛、疲劳及紧固感所出现的部位和时间,可初步判断病灶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慢性动脉闭塞症的动脉造影介绍

  ①下肢动脉病变,胭、股动脉以上病变占60%以上。  ②动脉多为节段性闭塞,闭塞段之间的动脉和近心端动脉多呈迂曲、狭窄,因粥样斑块沉积,动脉呈虫蚀样缺损。  ③由于广泛肢体动脉硬化,侧支血管很少,而肠系膜下动脉,骶中动脉,髂内动脉和股深动脉等主要分支动脉,就成为侧支血管,可发生迂曲、狭窄、闭塞。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简介

  所属部位:全身疾病症状:麻木、怕冷(或灼热)、间歇跛行、淤血。  就诊科室:外科  可选药物:德纳(贝前列素钠片)培达片(西洛他唑片)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化验检查介绍

  1、常规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检查可了解心功能情况,证实有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心肌缺血;眼底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有无眼底动脉硬化, 并确定硬化程度和进展速度, 进而明确头部缺血的程度, 还可以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 X 线平片可以发现有动脉钙化阴影,在腹主动脉或下肢动脉显示有不规则钙化斑点分布,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保健护理介绍

  1、生活调理 穿宽松鞋袜,经常更换,避免摩擦和受压。注意手、足保暖,避免足部损伤,避免用冷水、温度过高的水洗脚。  2、饮食调理 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吃易消化的营养品,忌食辛辣及胆固醇高的食物。  3、精神调理 该类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长,多呈进行性加重,故患者对该病感到十分恐惧,害怕肢体坏疽或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鉴别诊断介绍

  1、间歇性跛行须与非血管性下肢疼痛造成的跛行(如神经源性跛行) 区分开来。  2、对于突发下肢发凉、麻木、静息痛等急性下肢缺血患者,跛行病史是动脉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鉴别的主要依据。  3、年龄和发病部位是本病与大动脉炎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鉴别要点, 大动脉炎好发于年轻女性, 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主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诊断依据介绍

  1、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2、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性表现:麻木、怕冷(或灼热)、间歇跛行、淤血、营养障碍改变,甚至发生溃疡或坏疽,常四肢发病,以下肢为重,有20%~25%发生急性动脉栓塞或动脉血栓形成。  3、患肢近心端有收缩期血管杂音。  4、各种检查证明,有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性

概述血栓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疼痛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病变早期,由于血管痉挛,血管壁和周围组织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使患肢(趾、指)出现疼痛、针刺、烧灼、麻木等异常感觉。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肢体动脉狭窄逐渐加重,即出现缺血性疼痛。轻者行走一段路程以后,患肢足部或小腿胀痛,休息片刻疼痛即能缓解,再次行走后疼痛又会出现,这

概述血栓闭塞脉管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几乎都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间,病程缓慢。典型症状有间歇性破行,伴患肢怕冷、麻木、刺痛。足趾有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卧床时加剧(静止痛)。后期出现足部坏疽和溃疡。  1、疼痛  疼痛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病变早期,由于血管痉挛,血管壁和周围组织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使患肢(趾、指)出现疼痛、针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几乎都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间,病程缓慢。典型症状有间歇性破行,伴患肢怕冷、麻木、刺痛。足趾有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卧床时加剧(静止痛)。后期出现足部坏疽和溃疡。  (一)疼痛:疼痛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病变早期,由于血管痉挛,血管壁和周围组织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使患肢(趾、指)出现疼痛、针

慢性动脉闭塞症的食疗原则介绍

  (1)大蒜粥:粳米100克,紫皮大蒜30克。蒜去皮后,置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将粳米入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入蒜,同煮为粥。每日晚间食用。本方具有温阳活血化瘀之效,用于阳虚寒凝、瘀血阻络者,瘀热阻滞者慎用。  (2)楂梨膏:肥山楂、甜梨各10千克。均去核,共捣取汁,入锅煎熬,加炼蜜120克收膏。任意

关于四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简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产生管腔闭塞,使肢体发生缺血。  本病的发病年龄大多在50~70岁。男性病人比女性多见,女性病人仅占20%左右。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病因病理分析介绍

  1、类代谢紊乱:应用高胆固醇和动物脂肪饮食给家兔等动物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结果与人类相似,提出了脂类代谢与本病有关的看法,高脂血症如何侵犯血管壁?经血管紧张素和其他血管收缩剂实验表明:可能是通过血管收缩剂增加细胞收缩和细胞松解,使细胞裂隙加大,有利脂类进入。在人类高脂血症者有多少人发生了动脉粥样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以素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豆制品、植物油及水果。  2、适当进行身体活动,走路不宜过快。  3、脚部应经常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创伤,防止感染,穿合适的鞋、袜。  4、绝对需要戒烟,吸烟能明显加重病情。  5、控制高血压,注意检查血糖,以及时发现、治疗糖尿病。  6、根据医师的指导服用降血

治疗四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介绍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中药六味通脉胶囊和还生系列草药口服,具有强大的疏经通脉的作用,血管内灌注通过动静脉联合给药,短时间内打通血管,使药物直接到达患处,提高药物浓度,从根本上解决患肢缺血症状。干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存在免疫排异反应,不涉及胚胎干细胞伦理问题,手术损伤小、无风险、远期效果明

简述慢性动脉闭塞症的并发症

  1、缺血性神经炎  严重血管闭塞者,可因滋养末梢神经的血管病变导致缺血性神经炎。患者常有足部夜间疼痛,称休息性疼痛。将下肢下垂时,疼痛可减轻。患肢皮肤尤其趾部皮温低、感觉异常、刺痛或针刺感、苍白、发绀,皮肤萎缩,干燥发亮,足和趾背等处毛发脱落,甲生长受阻,甲板增厚,足跟和趾部萎缩,骨质疏松等。 

关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诊断依据介绍

  由于动脉硬化系一全身性疾病,疾病可能不限于下肢对任何这种患者都必须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有时能作出诊断但为了判断建立的侧支循环是否足够,了解病变的确切部位和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还需作进一步的检查:  1.行走试验 在规定时间内嘱患者作一定速度的原地踏步,直至出现跛行为止。根据肌肉酸痛、疲

关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诊断依据介绍

  由于动脉硬化系一全身性疾病,疾病可能不限于下肢对任何这种患者都必须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有时能作出诊断但为了判断建立的侧支循环是否足够,了解病变的确切部位和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还需作进一步的检查: 1.行走试验 在规定时间内嘱患者作一定速度的原地踏步,直至出现跛行为止。根据肌肉酸痛、疲劳

概述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本病的症状主要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肢体局部血供不足所致。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患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如腹主动脉下端或髂动脉发生闭塞,行走时整个臀部和下肢均有酸胀、乏力和疼痛,且可有血管源性阳痿表现;症状发生在小腿,则可能为股动脉或腘动脉闭塞;如症状累及足或趾时,可能有低达踝部的动脉闭塞。上肢动

简述慢性动脉闭塞症的预防措施

  1、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严密监视病情,切勿掉以轻心。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  2、走路步伐不宜过快,以免引起缺血症状发作。适当运动可增加侧支循环。但不能搬动重物。  3、患肢注意保温,脚部保持干燥清洁,剪子趾甲,穿合适的鞋袜,避免损伤。  4、戒烟、禁食高脂黏腻不易消化

简述四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症状

  最早出现的症状为患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中期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肢缺血加重,在安静状态下肢端也会出现持续性的静息痛,在夜间更为剧烈,病人常彻夜不眠。患肢肢端肤色苍白、温度降低、感觉减退、皮肤变薄、肌肉萎缩、指(趾)甲增厚变形、骨质稀疏。后期在严重缺血下产生肢端、小腿和手臂的溃疡、坏疽。尤其是合

关于肢端动脉痉挛症的检查诊断介绍

  一、检查  1.冷水试验  将手指或足趾置于4摄氏度的冷水中一分钟,可诱发上述典型症状发作。  2.握拳试验  两手握拳1分钟,在弯曲状态下放开,也可诱发上述症状。  3.皮肤紫外线照射实验  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红斑反应减弱。  4.手指动脉造影  必要时行上肢动脉造影,了解手指动脉情况,有助于

闭塞性动脉内膜炎的症状

  闭塞性动脉内膜炎症状主要是由于动脉病变引起肢体局部缺血所致。病程较长,常在数年后症状才显著恶化,多在冬季发病。侧支循环建立后,局部供血改善,症状可以缓解。病变再发展则症状又恶化,整个病程可呈反复发作性。发病常从下肢趾端开始,以后可逐渐累及其他肢体,但单独发生于上肢者较少见,极少数也可累及脑、心、

关于肢端动脉痉挛症的简介

  雷诺综合征是由于寒冷或情绪激动引起发作性的手指(足趾)苍白、发紫然后变为潮红的一组综合征。没有特别原因者称为特发性雷诺综合征;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则称为继发性雷诺综合征。

诊断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的基本介绍

  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可急可缓,多同时累及两侧肢端,以双足更为多见。表现为足趾、足底、手指和手掌发红、动脉搏动增强,皮肤温度升高,伴有难以忍爱的烧灼样疼痛。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通常持续数小时。受热、环境温度升高,运动、行立、足下垂或对患肢的抚摸均可导致临床发作或症状加剧

Burger病的症状

  症状  Burger病症状主要是由于动脉病变引起肢体局部缺血所致。病程较长,常在数年后症状才显著恶化,多在冬季发病。侧支循环建立后,局部供血改善,症状可以缓解。病变再发展则症状又恶化,整个病程可呈反复发作性。发病常从下肢趾端开始,以后可逐渐累及其他肢体,但单独发生于上肢者较少见,极少数也可累及脑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症状体征

  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经过较长时间后症状逐渐明显和加重。主要临床表现:  (1)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  (2)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  (3)感觉异常。  (4)患肢疼痛,早期起因于血管壁炎症及邻近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以后因动脉阻塞造成缺血性疼痛,即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概述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症状体征

  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经过较长时间后症状逐渐明显和加重。主要临床表现:  (1)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  (2)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  (3)感觉异常。  (4)患肢疼痛,早期起因于血管壁炎症及邻近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以后因动脉阻塞造成缺血性疼痛,即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相关知识

关于深静脉通畅试验的介绍
关于深静脉通畅试验的注意事项介绍
关于直腿抬高试验检查的检查过程介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指南
关于深静脉通畅试验的简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保守治疗
临床物理检查方法介绍抬腿试验介绍
何为患肢抬高抬高下肢必须把下肢伸直吗做着怎么抬高
用于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及慢性血栓等检查体位是: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的介绍

网址: 关于慢性动脉闭塞症的患肢抬高及下垂试验介绍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