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关于早产,如何预防预测,早产儿如何护理?这些你必须要了解!

关于早产,如何预防预测,早产儿如何护理?这些你必须要了解!

前几天,大家在宝妈群里讨论早产的事情。有一位妈妈的经历,确实让我动容了,当时的经历画面感太强烈了,要知道,早产,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影响是很大的,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早产儿家庭都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所以我决定来写一篇早产相关的科普文章。主要跟大家聊一聊关于“早产”的话题:什么是早产?哪些人容易早产?如何才能避免早产?希望大家在正确了解“早产”后,都能科学备孕,顺利迎接好孕咯。

什么是早产?

早产是指在我国妊娠满28周(国外定义为妊娠满20周)至不满37周(即≤36+6周)或新生儿出生体重≥1000g标准。

早产可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自发性早产包括早产和未足月因胎膜早破造成的早产,治疗性早产指由于妊娠合并症不得不终止妊娠造成的早产。

WHO根据孕周将早产分为:极早早产(小于28周)、早期早产(28~31+6周)、中度早产(32~33+6周)、晚期早产(34~36+6周)。早产时孕周越小,早产儿存活率越低,呼吸窘迫综合征、畸形、各器官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越高。

早产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早产的多数产生因素不明,但是下面这些因素都与早产有密切联系,宝爸妈们要特别注意:

感染:

母亲有绒毛膜羊膜炎、阴道炎等感染时,促进宫缩的发生;而阴道、宫颈的微生物还可使胎膜强度降低、感染,引起宫缩,致胎膜早破,早产率增加。

孕母疾病:

母亲既往有内科急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或合并产科并发症如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胆汁淤积、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等。

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

如双角子宫、子宫纵隔、子宫颈口松弛等。

其他:

如疲劳、外伤等。

如何预防早产?

01

女性要保护好自己的子宫

平时注意女性私处的清洁卫生,避免或减少婚前性行为,如非计划怀孕而又不能继续妊娠,不要图方便而随意到小诊所、非正规的医疗机构去做流产手术,否则有可能导致子宫及附件感染、早产、不孕、习惯性流产等。同时怀孕时年龄应避免<18岁或>40岁,以降低早产的发生风险。

02

做好孕期保健做好孕期保健做好孕期保健

在孕前,准妈妈们要全面检查以了解有无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和基础疾病,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早产的发生;孕期,妈妈应按要求定期检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如发现问题则积极处理、并控制并发症。

03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孕妈们应当时常保持心情的愉悦,疏散精神压力。从备孕到孕期及产后都应规避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吸烟、吸毒、酗酒、生活及作息不规律等。

在怀孕期间,孕妈们也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外部刺激。不适合在孕晚期进行长途旅行,也不适合拥挤。走路时也要注意,上下楼梯要注意稳定,不要摔倒,不要长时间站立,蹲下。

04

补充黄体酮

对于那些有早产病史或者短宫颈情况的,补充黄体酮可能会减少早产风险。

01

宫颈环扎术

对于短宫颈的或者曾经因为短宫颈而导致早产的,这个手术可能有作用,具体可以和医生讨论。宫颈环扎就是将宫颈缝合,以提供额外的支撑,防止早产,等到足月了,再拆开缝线。

早产宝宝喂养方法

对“抢跑”出生的早产宝宝来说,身体各方面发育还不成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与足月儿不同,充足均衡的营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生长和疾病康复,还直接影响远期预后。所以出院回家之后,科学喂养显得尤为重要了。

早产儿最适合的就是母乳喂养,母乳中含防御作用的物质,能为早产儿提供了最理想的免疫防御。同时,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宝宝将来发生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II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几率也越低。

倘若没办法母乳喂养的家庭,还可以选择早产儿配方奶,早产儿配方奶保留了母乳的优点,可以用于补充母乳对早产儿营养需要的不足,适当提高热量,使配制的蛋白质、糖、脂肪等营养素易于消化和吸收。但早产儿配方奶中缺乏母乳中的许多生长因子、酶、IgA和巨噬细胞等。

“早产”不仅为家庭带来痛苦,更会让宝宝饱受折磨。所以,孕妈妈们在备孕前一定要远离早产高危因素,在怀孕期间按时产检,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请专业医生帮助诊疗。

END

公众号:长腿欧妈

ID:changtuiouma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什么是早产,如何预防早产
孕期如何预防早产呢?
准妈妈如何预防早产?
产前孕妇该如何预防“早破水”?
早产与难产:定义、护理与预防全解析
如何预防早期流产
孕期如何预防宝宝早产
怎么预防早产
孕产并发症咋预防?如何早发现早处理?
如何预防和处理肩难产?

网址: 关于早产,如何预防预测,早产儿如何护理?这些你必须要了解!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