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时宽玉
◎星沙时报记者 张梓峰 黎媛
糖尿病常常被人称为“甜蜜的负担”。WHO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每年有150万人死亡直接归因于糖尿病。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作用能力下降。一旦患上糖尿病,目前没有治愈方法,需要终身控制,如长期控制不好,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糖尿病的病例数量和发病率都在稳步上升。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长沙县星沙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长沙县慢病管理中心专家李美蓉,向大家介绍如何正确预防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
案例:家住长沙县中茂城的张先生今年33岁,从事电商工作,体型肥胖,体重100公斤,因为工作性质常常久坐不运动,且平时喜喝碳酸饮料、吃外卖食品、夜宵等。十天前,张先生因上腹痛、呼吸困难、心率快,到星沙医院急诊,医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胰腺炎。
随后,张先生被转入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病情平稳后转入内分泌科,经积极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病情好转出院。经过医护人员耐心地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后,张先生目前生活方式大大改善,规律用药,每天的血糖得到很好地控制。
解析:为什么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李美蓉表示,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其实主要与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密切相关。部分年轻人饮食无节制,嗜好甜食,胡吃海喝,时常吃许多高糖、高盐类食物,导致身体不堪重负,体重上升,从而导致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压力太大,长时间缺乏运动,熬夜加班,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的情绪中,会导致我们体内的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在加上免疫力的下降,稍有不慎身体就会出问题。总之,高热量饮食、久坐都可能成糖尿病导火索。
孕产妇容易成为“糖妈妈”
案例:28岁的王小姐是一位二胎准妈妈,怀孕6个月,平常注意孕期营养,喜吃高脂、高糖、高盐食物,如猪蹄、猪肘子、鸡肉等,平时不运动,喜欢久坐。近日,王小姐到星沙医院妇产科体检,发现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11mmol/L,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住院期间给予药物治疗,并进行健康宣教注意改善生活方式,目前,王小姐血糖控制空腹5mmol/L点左右,餐后两小时7mmol/L左右。
解析:“准妈妈们需要定期做产检,每次拿到各类产检报告难免会忐忑不安,生怕宝宝或者自己有什么问题。在众多问题中,让很多妈妈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血糖超标,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李美蓉告诉记者,在妊娠中期或晚期诊断的糖尿病,并且妊娠前没有显性的糖尿病,通常在妊娠中期即孕20—24周左右开始出现。
李美蓉介绍,对于孕妇来说,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母亲发生子痫和先兆子痫的机会。对于胎儿来说,它可导致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畸形、巨大儿、新生儿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固醇血症等发生率升高,因此要特别注意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老年人容易患糖尿病
案例:68岁的夏娭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常喜欢打麻将,每天上、下午一场麻将,喜欢吃口味重的菜,血糖从未监测过,随便去药店买药,社区体检也不去。前半月因头晕、出冷汗、晕倒一次到星沙医院就诊,当时血糖为2.1mmol/L,血肌酐350ummol/L,血红蛋白8g/L。
夏娭毑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3级低血糖,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糖尿病肾病,进一步加重的话就需血液透析。入院后经多学科诊疗,并且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夏娭毑病情好转出院。目前血糖得到控制,肾功能好转。
解析:“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被称作是一类特殊的糖尿病人群,如何管理血糖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诊断、控糖目标和用药方面。”李美蓉介绍,老年糖尿病合并代谢异常比率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部感染、肾衰竭是主要致亡病因,同时老年综合征也是常见伴随状态,包括智能、体能的缺失,自伤和他伤防护能力的下降,跌倒和骨折风险的增加,认知障碍和抑郁、尿失禁、疼痛、用药过多等,这些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李美蓉提醒,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学习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践行“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开启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健康相伴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