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多数家庭的坚果盘中总少不了瓜子。人们在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中,享受着“咔咔咔”的嗑瓜子乐趣,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简单。然而,殊不知,背后潜藏着的健康风险不容小觑。有的瓜子不仅有毒,还可能致癌,如果你不幸吃到,务必立刻吐掉!树立健康嗑瓜子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01 瓜子的多样化,营养价值各有千秋 提到瓜子,很多人自然会想到葵花子,但是瓜子的品种远不止于此。西瓜子、南瓜子等都是优秀的嗑瓜子选择。比如,西瓜子虽然体积较小,却是制作“嗑瓜子”的理想原料,其铁含量甚至比葵花子高出一倍,而南瓜子的优点在于其蛋白质和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健康价值不容忽视。葵花子则富含维生素E,对心脑血管健康大有裨益,能够帮助抗氧化、抗衰老。
02 吃到发苦的瓜子,绝对不能再吃! 在果盘中,难免会抓到一些带有异味的瓜子。请记住,不要以为简单的苦味可以通过继续嗑来掩盖!如果不小心尝到这种瓜子,很可能是因为储存不善而导致的发霉变质。当瓜子发霉时,极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强致癌物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可能与肝癌发生几率增加关联密切。更令人惊讶的是,黄曲霉毒素对热和光非常稳定,日常家用火炒高温并不足以将其完全消灭,所以当你发现瓜子发苦或有霉味时,迅速弃之,保护自己的健康是上上之策。
03 健康嗑瓜子的建议与技巧 尽管瓜子在坚果类食物中是健康零食,但如何健康地嗑瓜子依然至关重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周最好控制坚果的摄入量在50-70克之间,这相当于每天约10克,或是一到两把带壳的瓜子。选择原味瓜子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众多调味瓜子虽然好吃,但往往高盐高糖,损害心血管健康。此外,老人和小孩在吃瓜子时应特别小心,最好将瓜子剁碎,以免呛噎。
春节是团圆的时刻,而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希望大家在欢度佳节时,不仅能嗑出年味,更能嗑出健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