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生活方式医学”您听说过吗?

“生活方式医学”您听说过吗?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危险的因素流行,我国的慢性病负担持续加重,住院人数和住院费用仍在增加,发病率不断攀升,并且逐渐趋于年轻化发展,疾病发病拐点尚未出现。

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更加关注慢性病的防治。从“健康中国2030”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到“十四五”规划《纲要》,都在推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转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这是推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根本,也为我国未来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解决生活方式疾病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威胁全球和我国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原因。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肥胖、2型糖尿病和一些癌症等。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 取决于生活方式,17% 取决于环境因素,15% 取决于生物学遗传因素,而医疗卫生仅占 8%。

因此对于慢性病的治疗,传统医学手段如药物或手术只能起到一定作用,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解决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共识。国内外多个指南指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多种慢性疾病防治的基石,由此,生活方式医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什么是生活方式医学

生活方式医学,就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到现代医学实践中,以降低慢性病的风险因素,或在慢性病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作为其治疗的辅助手段。通过汇集各种健康相关领域的科学证据,基于这些证据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从而协助临床医生治疗疾病,并且打到健康促进的目的。

代医学已经从传统的“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移了。这也就是说,传统的医学模式是患者发现自己生病后去看医生,医生给予相关的药物治疗,而以后的趋势是人们在疾病还没有发生时主动地做出一些行为改变,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来。

生活方式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差异

概括来说,在慢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传统医学是将“临床治疗生活化”,就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不能离开临床药物和技术的支持,这些临床治疗方案往往一直伴随着患者。而生活方式医学是将“生活方式临床化”,就是指患者通过在临床接受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建立基于循证医学的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恢复并持续保持健康状态。

什么是生活方式医学干预

那么,如何应用生活方式干预的手段达到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呢?

通过剖析慢病病因,分析患者的生活方式疾病风险,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具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干预处方。生活方式医学处方主要有六个方面,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身体活动、戒烟限酒、压力管理、睡眠管理、社会支持。

1.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的基本特征是低盐、低胆固醇、低添加糖,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

有高血压者推荐DASH饮食,DASH饮食模式是指:多摄入蔬菜、水果、豆类、坚果、膳食纤维、鱼、低脂奶制品,少摄入食盐、加工肉类和红肉、饱和脂肪酸和甜食。

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建议将饱和脂肪替换成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减少膳食胆固醇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均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

还有一种饮食模式叫地中海饮食,它是以橄榄油、豆类、天然谷物、水果和蔬菜,适量鱼、乳制品及红酒,少量肉制品为重要特色,被认为是健康饮食模式,研究提示,地中海饮食模式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针对痛风患者的低嘌呤饮食是指避免食用肝脏和肾脏等动物内脏、贝类、牡蛎和龙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及浓肉汤和肉汁等,并且限制食用含较多果糖和蔗糖的食品(奶茶、果汁、甜饮料)和各种含酒精饮料,同时要注意烹调方式,海产品、肉类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弃汤可减少嘌呤量。

2.体育锻炼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新陈代谢,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要改变久坐不动的静态生活方式,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每日静坐和被动视屏时间控制在2~4 小时以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 3~5 分钟。美国心脏协会的推荐是每次30分钟,每周5次,累计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在这里强调中等强度即可,因为高强度的运动对健康的获益并没有增加。

3.戒烟限酒

使用任何形式的烟草产品都会损害人体健康。吸烟者有较高的罹患癌症、心脏病、呼吸道疾病或其他烟草相关疾病的风险,不仅会伤害吸烟者个人,还会影响其家人和身边朋友的健康。暴露于二手烟的非吸烟者,有罹患肺癌的风险,还可能增加结核病从潜伏感染转化为活动性感染,此外,二手烟也会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不管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戒烟所带来的益处是立竿见影的。除了吸烟,饮酒也会给人体带来多种危害,一项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上的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有74万例新发癌症与饮酒有关,除此之外,饮酒还会让大脑变得迟钝、引发肝纤维化、损伤胃肠道、改变性激素的平衡等。

4.压力管理

及时识别负面情绪,明确应对机制,采用科学的减压方法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在现代快节奏的世界中,压力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可以利用工作、学习间隙,进行深呼吸、正念冥想、拉伸等放松活动,缓解紧张及焦虑的情绪。

5.睡眠管理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促进新陈代谢。成年人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前起床,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

6.社会支持

社交联系对情绪恢复乃至健康至关重要。202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13.8%的美国成年人报告总是或经常感到孤独,而2018年全国健康调查结果中仅有11%的美国成年人总是或经常感到孤独。提高社交技能,保持积极的社交关系,避免孤独和社会孤立,不仅有益于心理健康,更有利于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我们相信,随着生活方式医学的不断发展,会持续从这六个方面聚焦促进人群健康,这不仅顺应了当前社会“大健康”的理念,而且将会大大改善慢性病发病率持续攀高、疾病负担重的局面。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有关利用冷冻减脂的方法您听说过吗?
利用浴缸健身您听说过吗
如何避免生活中的过敏原?听听医生怎么说?
您听说过针灸减肥吗?效果如何?
这些养生误区您“中招”了吗?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听说过埋线吗
生命说:生活方式医学的自白
食物相克,是真的存在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您是医生吗,您说的是实话吗
茶多酚您听说过吗?

网址: “生活方式医学”您听说过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5914.html

所属分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