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知名演员滑雪时右臂活动受限,检查发现是“胳膊部分钙化”。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大众热议,“钙化”这个原本较为专业的医学术语,也借此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很多人都好奇,胳膊怎么会出现钙化?钙化严不严重?该怎么治疗和预防?龙华医院骨伤科王国栋副主任医师从成因、注意事项、治疗及康复方法等方面为大家全面讲解一下“钙化”。
钙化是怎么形成的?
1.慢性劳损与创伤“搞的鬼”
在生活中,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各个零件都在持续运转,但如果长期重复做同样的动作,或者受伤后没有完全恢复,就好比机器某个部件长期过度磨损又没修好,很容易出现问题。以该演员为例,她因为工作需要,经常拍摄动作戏、吊威亚,右臂长时间处于高强度、高风险的使用状态,受伤的几率大大增加。就算没有明显的受伤,长期承受较大压力,也会导致肌腱这些软组织出现微小损伤。身体在修复这些微小损伤时,有时会出现“意外”,钙盐可能会异常沉积在受伤的部位。就像在修补破损路面时,材料堆放得不太对,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小疙瘩”。这些钙盐不断堆积,逐渐形成钙化灶。其实,不只是演员,像办公室职员长期使用鼠标,手部和胳膊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腕部和肘部的肌腱容易出现慢性劳损;厨师频繁挥动炒勺,肩部和手臂的肌肉、肌腱也会承受较大压力,日积月累,都有可能引发钙化。据统计,从事这类重复性劳动的人群中,出现软组织钙化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约30%。
2.年龄增长和代谢问题在“捣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就像渐渐老化的汽车,各个部件的性能都会下降,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肌腱的弹性会变差,修复能力也变弱。这时候,身体对于微小损伤的修复能力大不如前,钙盐沉积的风险也就更高了。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在家务劳动中反复屈伸关节,比如频繁地洗碗、擦地,手部和肘部关节不断活动,肌腱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受到影响。而且,饮食习惯也和钙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平时吃太多高盐食物,会影响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干扰钙的正常代谢。缺乏维生素D也很麻烦,维生素D能帮助肠道吸收钙,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就会受到阻碍,导致钙代谢失衡,加快钙盐沉积。研究表明,长期高盐饮食的人群,钙化的发生率比正常饮食人群高出约25%;而维生素D缺乏人群,钙化风险更是增加了近40%。
3.疾病和不良生活方式“拖后腿”
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慢性病,会干扰身体正常的钙代谢。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影响血管和神经的功能,使得钙盐更容易在软组织中沉积;高血压患者血管壁承受的压力较大,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也为钙盐沉积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吸烟、酗酒这些不良习惯,也在“帮助”钙盐沉积。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以及酒精,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让血管壁变得不那么光滑,钙盐就更容易附着在上面。有研究发现,长期吸烟的人,软组织钙化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高出50%左右;酗酒者的风险更是正常人的2-3倍。
降低钙化风险,这些事要注意
1.调整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总是重复做同一个动作。长时间提重物,手臂肌肉和肌腱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劳损;一直抬着胳膊,肩部的负担会很重,时间久了也会引发问题。所以,像这类行为,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在饮食方面,少吃高盐、高脂的食物。高盐食物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钙的代谢;高脂食物可能会导致血脂升高,影响血液循环,间接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我们可以多吃点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牛奶就是很好的钙源;深海鱼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我们也可是适当食用。另外,最好能戒烟限酒,减少对血管和软组织的伤害,从生活细节入手,降低钙化风险。
2.运动时做好防护
运动对身体健康很重要,但如果不注意,也可能会受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充分热身,让身体热起来。比如慢跑5-10分钟,活动一下关节,这样可以提高肌肉的温度,增加关节的灵活性,避免突然用力导致受伤。健身的时候,动作规范也非常关键。错误的动作很容易拉伤肌肉,比如在做深蹲时,如果姿势不正确,膝盖内扣或者弯腰驼背,不仅达不到锻炼效果,还可能损伤膝盖和腰部。对于运动员、体力劳动者这些容易受伤的人来说,定期去医院做影像学检查是个好习惯。拍个X线可以大致观察骨骼和钙化灶的情况;做个超声则能更清晰地看到软组织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尽早采取措施。
中西医结合,应对钙化有办法
西医治疗手段
当钙化症状不太严重的时候,可以选择保守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是常用的药物,它能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炎症。同时,外用膏药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皮肤渗透,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缓解症状。另外,冲击波、超声波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通过高能量的冲击波聚焦在钙化灶上,把钙化灶软化,让它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和代谢。超声波则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的消散,让受伤的组织更快恢复。但如果钙化比较严重,已经压迫到神经或者血管了,保守治疗可能就不太够了,这时候就得考虑做手术。现在一般会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医生通过关节镜,可以清晰地看到钙化的病灶,然后用特殊的器械把钙化组织清理掉,让神经和血管不再受到压迫,恢复正常功能。
中医干预方法
中医在治疗钙化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外治法是中医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疼痛的地方外敷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传统的中药膏药(比如龙华医院骨伤科石氏三色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疗效,通过贴敷在皮肤上,药力可以渗透到体内,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针灸推拿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身体的经络气血,让经络畅通。推拿则可以把粘连的组织松解开来,缓解肌肉紧张。
康复锻炼,让身体慢慢恢复
急性期康复要点
刚出现症状的急性期,让受伤的部位多休息是关键。像提拉、往后伸这些会引起疼痛的动作,尽量就不要做了,以免加重损伤。但也不能一直不动,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肩关节钟摆运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患者可以弯腰,让手臂自然下垂,然后以肩部为中心,手臂像钟摆一样缓慢摆动,每次摆动10-15分钟,每天可以做3-4组。这个动作强度较低,能有效缓解肩部肌肉的紧张感。
恢复期锻炼方法
到了恢复期,可以开始做一些康复锻炼,帮助身体恢复功能。靠墙爬墙运动是一个简单又有效的动作。患者站在墙边,双脚与肩同宽,手指沿着墙面慢慢往上移,尽量抬高,感受肩部的拉伸。每次做3-5组,每组重复10-15次。这个动作能帮助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让肩部更加灵活。用弹力带做抗阻训练也很有帮助。选择合适弹力的弹力带,进行外旋、前平举等动作。比如外旋动作,患者可以将弹力带一端固定,握住另一端,手臂弯曲呈90度,然后向外旋转手臂,感受肩袖肌群的发力。每个动作做3-4组,每组8-10次。通过抗阻训练,可以增强肩袖肌群的力量,提高肩部的稳定性。此外,瑜伽里的猫牛式、婴儿式也适合在恢复期练习。猫牛式可以活动脊柱,增强背部肌肉的柔韧性;婴儿式则能放松全身肌肉,缓解上肢的僵硬感。每个动作保持3-5个呼吸,重复5-8次。在练习瑜伽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
其实钙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体正常的老化过程,就像机器用久了会出现一些磨损一样,不用太害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留意是不是有病理原因。那些容易出现钙化的高危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人群、长期从事重复性劳动的人,最好每年去做一次影像学筛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运动的时候,戴上护肘、护肩这些护具,能帮关节分担点压力,减少受伤的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身体的恢复和健康。从“胳膊钙化”的这个例子就能看出来,钙化是身体在提醒我们,之前可能对它不够好。只要做好健康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科学治疗,再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就能把钙化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要是身体一直疼,或者活动不方便,一定要赶紧去医院,别耽误了病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身体的每一个信号,用科学的方法呵护自己的健康。
摘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微信公众号
相关知识
月子胳膊酸痛怎么办
怎么瘦胳膊
孕期胳膊发麻怎么回事 如何缓解孕期胳膊发麻
怎样减胳膊
怎么瘦胳膊?
怎么瘦胳膊上臂
胳膊肉多怎么减
胳膊粗怎么瘦
胳膊怎么瘦 精选4种瘦胳膊的妙法
胳膊怎么练粗
网址: 胳膊怎么会钙化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