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糖尿病:由于利用葡萄糖的功能减退,脂肪大量被氧化,产生过多酮体而形成酮尿,一旦有酮尿出现,即应考虑到酮症酸中毒,并可能是发生酮中毒性昏迷的前兆。如患者已服用降糖灵,其血糖已正常却仍有酮尿时,可能为血糖不高性酮症,降糖灵药物具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 (2)非糖尿病性酮尿:婴儿或儿童可因发热、严重呕吐、腹泻、不能进食等因素出现酮尿;妊娠妇女可因严重的妊娠反应、妊娠呕吐、子痫、不能进食、消化吸收障碍等因素出现酮尿。长期禁食的病人,或者饮食中缺乏糖类或脂肪摄入过多等,尿酮体也可呈阳性反应。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三多一少”症状的人群,有发热、呕吐、腹泻症状的儿童,妊娠反应严重的孕妇等。 注意事项 检查时注意:做该检查时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随机留取的尿液以中段尿为宜。 不适宜人群:月经期女性......阅读全文
酮体是肝脏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的统称。酮体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饥饿时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可占脑能量来源的25%-75%,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酮体合成酮体在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合成。合成原料为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乙酰CoA.肝细
酮体(ketone bodies)由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组成。最主要的来源为游离脂肪酸在肝脏的氧化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长链脂肪酸被肝脏摄取,重新酯化为甘油三酯贮存在肝脏内,或转变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再进入血浆。而在未控制的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重新酯化作用减弱而脂解作用增强,使血浆中游离
1.尿液检查 (1)尿糖:常强阳性但严重肾功能减退时尿糖减少甚至消失。 (2)尿酮体:当肾功能正常时尿酮体常呈强阳性但肾功能明显受损时,尿酮体减少甚至消失尿酮体定性用试剂亚硝酸铁氢化钠仅与乙酰乙酸起反应,与丙酮反应弱与β-羟丁酸无反应故当尿中以β-羟丁酸为主时易漏诊。 (3)有时可有蛋白尿
1.尿液检查 (1)尿糖:常强阳性但严重肾功能减退时尿糖减少甚至消失。 (2)尿酮体:当肾功能正常时尿酮体常呈强阳性但肾功能明显受损时,尿酮体减少甚至消失尿酮体定性用试剂亚硝酸铁氢化钠仅与乙酰乙酸起反应,与丙酮反应弱与β-羟丁酸无反应故当尿中以β-羟丁酸为主时易漏诊。 (3)有时可有蛋白尿
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1)尿糖:常强阳性但严重肾功能减退时尿糖减少甚至消失。 (2)尿酮体:当肾功能正常时尿酮体常呈强阳性但肾功能明显受损时,尿酮体减少甚至消失尿酮体定性用试剂亚硝酸铁氢化钠仅与乙酰乙酸起反应,与丙酮反应弱与β-羟丁酸无反应故当尿中以β-羟丁酸为主时易漏诊。 (3)
尿糖、尿酮阳性;血糖增高(在16.7~33.3mmol/L);血白细胞增高(感染或脱水);BUN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PH下降,电解质紊乱。 1、尿液检查 (1)尿糖:常强阳性,但严重肾功能减退时尿糖减少,甚至消失。 (2)尿酮体:当肾功能正常时,尿酮体常呈强阳性,但肾功能明显受损时,尿酮
尿糖、尿酮阳性;血糖增高(在16.7~33.3mmol/L);血白细胞增高(感染或脱水);BUN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PH下降,电解质紊乱。 1、尿液检查 (1)尿糖:常强阳性,但严重肾功能减退时尿糖减少,甚至消失。 (2)尿酮体:当肾功能正常时,尿酮体常呈强阳性,但肾功能明显受损时,尿酮
尿浓缩实验是观察机体在缺水的情况下,远端小管浓缩尿的能力,通过准确的测定尿比重,既可以了解远端小管浓缩功能,尿稀释实验也反映远端小管功能,但是由于在短时间内需要让患者大量饮水,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水中毒等,此外会受到身外因素影响,因此在临床上极少采用。 如果患者出现了尿浓缩稀释功能
尿妊娠试验一定要采用晨尿,因为晨尿浓缩,激素水平较高。为了提高试验的阳性率,在前一夜还应尽量减少饮水量。最好事先从医院化验室取容器,因其中有防腐剂,尿液不易变质,无条件者,可用任何广口瓶,但需洗净,并煮沸灭菌或用沸水冲洗。收集晨尿约10毫升后,迅速送医院化验,如时间耽搁过久,可影响化验的正确性。
速尿激发试验是通过下述原理进行的,速尿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对Na+、Cl-的重吸收,干扰了尿液的浓缩过程,使尿量增加;同时大量的Na+到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使K+-Na+交换增加。净效应是血Na+降低,血容量减少,刺激肾小球旁器分泌肾素,水平增高,从而兴奋醛固酮的合成及分泌。因此,在一定剂量的速尿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又称Rous试验。当血红蛋白通过肾滤过时,部分铁离子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沉积于上皮细胞,并随尿液排出。尿中含铁血黄素是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其中的高铁离子与亚铁氰化钾作用,在酸性环境下产生普鲁氏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尿沉渣肾小管细胞内外可见直径1~3μm的蓝色颗粒。
酮体被血液从肝脏中带出到肝外,当肝外组织需要从酮体中获得能量时,会经过以下步骤:D-β-羟丁酸在D-β-羟丁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氢生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在β-酮酰辅酶A转移酶的作用下被活化成乙酰乙酰辅酶A,这一步骤中提供辅酶A的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琥珀酰辅酶A。乙酰乙酰辅酶A在硫解酶的作用下与辅酶A
1、严防胃肠感冒;2、注意谷物保护,多吃主食,避免饥饿刺激;3、及时解除其他一切进食障碍;4、防止持续高热;5、避免过度紧张或劳累。其中,糖尿病人因为过去错误饮食指导造成的恐惧更容易出现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也容易发生对高血糖或并发症的恐惧和紧张,甚至过度运动,都给酮症的发生提供了诱因。因此,糖尿病人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的正常中间产物,是肝脏为肝外组织提供能源物质的一种形式,酮体分子小、溶于水,便于通过血液运输,也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及肌肉等组织的毛细血管壁,是肌肉,尤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脑组织不能氧化脂肪酸,却能利用酮体。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织的主要能源物质。正
1、饱食及饥饿的影响:饱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脂解作用抑制、脂肪动员减少,进入肝的脂酸减少,因而酮体生成减少。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等脂解激素分泌增多,脂酸动员加强,血中游离脂酸浓度升高而使肝摄取游离脂酸增多,有利于脂酸β-氧化及酮体生成。2、肝细胞糖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进入肝细胞的游离脂酸主要有两条去
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酮体其重要性在于,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除葡萄糖和酮体外的物质无法进入脑为脑组织提供能量。饥饿时酮体可占脑能量来源的25%-75%。
酮体生成的部位是在肝细胞线粒体内。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是合成酮体的原料。其合成过程分三步进行。1.两分子乙酰CoA在硫解酶(thiolase)催化下缩合成1分子乙酰乙酰CoA。2.乙酰乙酰CoA再与1分子乙酰CoA缩合成β-羟-β-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催化这一反应的酶为
临床检查 尿糖、尿酮阳性;血糖增高(在16.7~33.3mmol/L);血白细胞增高(感染或脱水);BUN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PH下降,电解质紊乱。 1、尿液检查 (1)尿糖:常强阳性,但严重肾功能减退时尿糖减少,甚至消失。 (2)尿酮体:当肾功能正常时,尿酮体常呈强阳性,但肾功能明显
近年来,检验医学发展迅速。为了方便体外诊断产业界的同仁们了解和掌握日常检验的中英文名称、正常值参考范围和简要临床意义,我会将每天编辑推送3条相关讯息,以飨读者。1、尿液相对密度的测定(尿比重)中文名称:尿液相对密度的测定英文名称:Relative Density (RD)
异常结果:正常人Uosm80Uosm/kgH2O,尿比重至少有一次1.003,大于上述值为试验阳性,即稀释功能下降。 (1) 稀释功能下降见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远端肾小管、集合管、乳头管结构损害与功能紊乱,如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间质性肾炎,中毒性与药物性肾小管、间质损害等,本试验均可阳性。 (
不合宜人群:严重肾衰伴心衰,高度腹水,严重低蛋白血症与水潴留。 检查前禁忌: 检查前不要饮食。 检查时要求:(1) 影响本试验结果的因素基本与浓缩试验相同。 (2) 因水负荷对患者不利,故本试验不作为首选。
(1) 晨起排空膀胱,空腹饮水1500ml(20ml/kg体重),于30min内饮完,安静卧床。 (2) 饮完水后每30min留尿1次,共4次-8次,到总尿量达到饮水量的80%以上为止。 (3) 分别测定各次尿比重与Uosm,取其中最低值作为试验结果。
腹痛伴血尿,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肾小管坏死,尿流缓慢,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
由于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或不足,使代谢中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苯丙氨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生成苯丙酮酸自尿液排出。大量的苯丙酮酸在体内积聚,可损害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影响体内色素代谢。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促性腺发育的糖蛋白激素,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 其中α亚基与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α亚基相似,β亚基则是特异的,因此一般用β-hCG 抗体来测定标本中的β-hCG。 尿妊
临床上遇到血尿、白细胞尿(脓尿)时,为了定病变部位,可作尿三杯试验。具体过程如下:清洗外阴及尿道口后,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
实验方法原理与骨髓铁染色的普鲁氏蓝反应同一原理。实验材料尿试剂、试剂盒骨髓染色实验步骤尿离心沉淀,倒去大部分上清液,将管底沉淀物摇匀,加lml 4%酸性低铁氰化钾室温下作用10分钟时摇动,再离心沉淀,取沉淀l滴置载玻片上,加盖片后高倍镜检,另一种方法先将尿沉渣作成涂,干后按骨髓铁染色方法染色
实验方法原理与骨髓铁染色的普鲁氏蓝反应同一原理。实验材料尿试剂、试剂盒骨髓染色实验步骤尿离心沉淀,倒去大部分上清液,将管底沉淀物摇匀,加lml 4%酸性低铁氰化钾室温下作用10分钟时摇动,再离心沉淀,取沉淀l滴置载玻片上,加盖片后高倍镜检,另一种方法先将尿沉渣作成涂,干后按骨髓铁染色方法染色检查高倍
1.正常妊娠35~40天后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在怀孕60~90天时阳性程度最强,阳性率达98%以上。120天后可能下降或呈阴性反应。 2.除了正常妊娠外,宫外孕、不完全流产、绒癌、恶性葡萄胎、畸胎瘤等也可出现阳性。 注:尿液检测结果可作为参考手段,必要时应该检测血液中HCG值。
临床上遇到血尿、白细胞尿(脓尿)时,为了定病变部位,可作尿三杯试验。具体过程如下:清洗外阴及尿道口后,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
相关知识
深静脉通畅试验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直腿抬高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酮康唑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
简述深静脉通畅试验的临床意义
直肠肛门运动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概述直腿抬高试验检查的临床意义
关于直腿抬高试验的临床意义介绍
简述血液丙酮酸的临床意义
尿酮体检测的意义
网址: 尿酮体试验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