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挂艾草、佩香囊、吃粽子…老祖宗的养生智慧藏在这些端午习俗里!

挂艾草、佩香囊、吃粽子…老祖宗的养生智慧藏在这些端午习俗里!

一缕幽馥沁脾的艾香,一枚棱角分明的青粽,一只色彩斑斓的香袋,一场鼓声震天的龙舟赛——这些鲜明的符号,构成了我们共同的端午印象。

但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偏偏是艾草菖蒲被高高挂起?香囊里究竟藏着什么妙方?粽子除了美味,对健康是否有益?古人选择这些特定的物品和活动来庆祝端午,到底有何“秘密”?今天,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沈军中药师带我们从养生的角度,重新解读这些熟悉的风俗。

01

赛龙舟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端午时节天气较烦闷,人体气血运行不顺,而赛龙舟,作为一项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使全身气血畅通,又可以调节情绪,舒展胸怀、排解积郁。

02

食粽子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

粽子,又叫筒粽、角黍、包米等,叫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称角黍,由汉朝用菱白叶裹黍米成牛角状而来;名包米,从元时以箬叶包糯米而得。

粽子主料为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它的配料大枣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火腿、咸蛋黄、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另外包粽子的粽叶,如竹叶、荷叶等,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利尿排毒、清热利湿、和胃宁神等作用。

但是粽子虽然好,却不可贪吃,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可搭配一碗白萝卜汤,起到通气、化食作用。另外注意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糖尿病、胆结石、胆囊炎、痛风和胰腺炎患者应慎吃粽子。

03

插艾蒿

一笑那知是端阳,艾枝高悬映户牖。

五月初五是艾的生长旺季,此时的艾草含“艾油”最多。艾叶辛、苦、温,有小毒,可以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能祛湿止痒。其含有大量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水芹烯、侧柏醇等,对结核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04

挂菖蒲

玉剑斩妖魔,天下皆乐土。

端午挂的一般为水菖蒲,因其挺直狭长的叶片好像是钟馗的宝剑,被人们当作祛邪的用物。其具有宁心安神、驱毒除瘟的作用,亦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

05

佩香袋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香袋,又名香囊、香包、荷包等。其是将一些芳香中药研成细末,如白芷、藿香、薄荷等,然后放入布袋中,缝好,佩戴在身,或挂在室内等。它是通过借助这些芳香药材,以达到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窍,以及抑制或杀灭多种细菌、病毒等功效。(我院互联网医院,目前有防叮包、端午香袋,有需要的可自行购买)

但要注意:新生儿和孕妇禁用。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慎用。建议隔衣佩戴,不直接接触皮肤。不可沾水,注意防霉防蛀,以免影响效果。

06

沐兰汤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唐代以端午为中心,把五月称为“浴兰之月”。此处的“兰”非兰花,一般是指佩兰,其可以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还能抑菌杀菌,能预防和缓解多种夏季皮肤病的发生。

用于药浴的中草药还有很多,如艾叶、野菊花、玫瑰花、茉莉花、薄荷、桑叶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端午节粽飘香!怎么吃粽子不发胖?习俗暗藏养生精髓
端午节与中医药:传统习俗中的健康智慧
端午养生 从传统习俗中解锁夏季健康密码
端午习俗中的养生之道
除了吃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这些小知识
【端午百草都是药!艾...
端午节吃粽子的养生秘密
端午习俗里,还有这些小知识
中医说丨端午时节巧养生,习俗里藏着“健康秘籍”
顺应天时 养生有方 中医专家马少丹分享端午民俗中的健康智慧

网址: 挂艾草、佩香囊、吃粽子…老祖宗的养生智慧藏在这些端午习俗里!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