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寒假在家休息更要做好幼儿饮食科学安排,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为宝贝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坚持规律用餐,培养良好习惯
不挑食、不偏食、平衡膳食、规律进餐,多喝白开水等,这些都是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家长带头示范和坚持。因为冬季比较寒冷,孩子食欲会有所增加,但吃多了容易积食,造成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所以家长要合理安排幼儿在家饮食,结合疫情防控,非必要不聚餐;春节期间注意避免暴饮暴食;营养不良幼儿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热量摄入;肥胖和超重的孩子一般胃口较好,家长需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要进食过多油腻的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之
2-5岁儿童各类食物每天建议摄入量(克/天)
合理选择零食,避免影响正餐
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水分需要比较多,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家各种饮料喝挺多的,但我们应该知道饮料中含有各种色素、添加剂以及大剂量的糖分,对孩子身体健康非常不利,甚至越喝越渴不能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家长应尽少提供饮料,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牛奶含有丰富的钙质,幼儿可以每天喝300—400毫升;营养不良的孩子零食尽可能与加餐相结合,不影响正餐为前提,可以选择一些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乳制品、水果、蛋类及坚果等。同样,油炸类、高糖或者高盐的食品不宜给孩子做零食。胖宝宝们则在尽量减少零食的前提下,选择一些低糖水果、蔬菜,比如饭前来一份水煮菜或者蔬菜沙拉,健康美味又能满足孩子饱腹感,睡前30分钟不吃任何食物。
膳食金字塔
科学烹调方法,健康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清淡饮食的习惯,烹调时尽量采用蒸煮炖煨等方式,避免油炸、烤、煎等,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少油+控盐+限糖,让孩子们在品尝天然的食物味道同时拥抱健康。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注意去骨去刺,随着年龄增长逐步调整,让孩子慢慢过渡到大块带骨带刺的食物,这是提高幼儿自理能力也是胖宝宝们减缓进餐速度,提升饱腹感的小举措。
宝宝参与备餐,快乐动手动脑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食物准备的过程,了解各种应季食物的特点、营养价值等,尝试自主选购蔬菜,有条件的还可以去参观农作物,体验蔬菜采摘或者亲自体验阳台种菜等等,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享受劳动成果,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在家中也可以参与菜肴的准备,择菜、洗菜等等,提高进食的兴趣和珍惜食物的意识。
另外,家长给孩子准备膳食也可参考在园期间幼儿园发布的每周食谱,原则上幼儿食物品种宜多样、均衡、适量,粮谷类、肉类、水产类、蛋类、蔬菜水果类、奶类、豆制品类等各种食物每天都要合理安排,并且三餐一点中保证一定的热量分配比例,比如早餐20%,午餐35%,午点15%,晚餐30%。如果午餐吃肉类为主,那么晚餐可以换成水产类或者蛋类,午餐吃了根茎类蔬菜晚餐就可以吃叶菜类食品,丰富的食物品种不仅能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也能避免食物单调重复,从而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
供稿人:张 星
版面编辑:杜云婕
审核人:邓慧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