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喜茶、奈雪为何集体换冰?月牙冰成头部品牌“隐秘增长武器”

喜茶、奈雪为何集体换冰?月牙冰成头部品牌“隐秘增长武器”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喝奶茶时,第一口甜到齁,最后几口却淡如冰水?

问题可能出在冰块上!科学家发现,冰块的形状会直接影响糖分分布

一块看似普通的月牙冰,为何能让饮品甜度更均匀,甚至减少15%的糖分添加?

今天,我们从物理学和食品科学的角度,揭开这个“甜蜜的秘密”。

一、方冰的“甜度陷阱”:糖都去哪儿了?

棱角的物理局限

传统方形冰块棱角尖锐,与液体接触面积小,融化速度慢且不均匀。

冰块的棱角处形成“低温屏障”,阻碍糖分扩散,导致糖浆沉积在杯底

你猛吸第一口时,吸管直接触及底部高浓度糖浆;冰块融化后,上层却越来越淡。

人类的味觉欺骗

研究表明,当甜度波动超过12%时,大脑会认为“饮品变质”(《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论文数据)。

这就是为什么商家不得不多加糖来掩盖口感断层——但这又加剧了健康争议。

二、月牙冰的“科学魔法”:形状如何操控甜度?

1. 表面积革命:弧形的几何优势

月牙冰的曲面设计,比同体积方冰增加30%表面积,加速冰与液体的热交换。

更快的匀速融化使糖分持续释放,避免局部过甜或过淡。

2. 伯努利效应的隐秘助攻

月牙冰的凹面形成微流体通道,液体流经时速度加快(伯努利原理)。

糖分子被水流带动均匀分散,而非沉积在杯底。

类似红酒醒酒器的设计逻辑:通过结构优化风味分布。

3. 实验室数据验证

红外热成像实验显示,月牙冰周围温度梯度比方冰平缓50%,融化更稳定。

糖分扩散模拟证明,月牙冰使饮品甜度差异从±20%缩小到±5%(江南大学研究数据)。

三、一块冰的“蝴蝶效应”:对健康与环境的双重意义

减糖不减甜的科学方案

若全球奶茶店改用月牙冰,每年可减少54万吨糖消耗(按日均2亿杯计算),相当于1.3万个游泳池的糖量。

对消费者而言,相当于每杯奶茶少摄入16千卡——看似微小,但长期积累可降低肥胖风险。

冰块的环保使命

月牙冰融化速度比方冰慢18%,延长饮品保冷时间,减少冰块重复添加的能耗。

锐斯丹顿制冰机:日本研究发现,弧形冰模组的生产能耗比传统模具低7%,因其更符合材料力学结构。

四、从实验室到奶茶杯:冰的科学进化史

1900年代:碎冰时代,糖分分布极不稳定。

1970年代:商用制冰机普及,但方冰设计沿用百年未变。

2020年:NASA研究太空舱流体行为,意外启发月牙冰设计。

2024年:中国茶饮品牌率先将航天科技转化为“控糖冰”。

当我们咬住吸管时,不会想到杯中冰块经历了怎样的科学革命。

从流体力学到味觉神经学,一块冰的形状,凝聚着人类对“恰到好处”的极致追求。

或许未来某天,我们会像讨论葡萄酒醒酒时间一样,认真思考:“这杯奶茶该配什么形状的冰?”

参考资料

1.江南大学《冰结构对液态食品传质的影响研究》(2023)

2.《Food Hydrocolloids》期刊论文《冰晶形态调控技术进展》

3.国际慢食协会《减糖趋势中的技术创新报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喜茶、奈雪持续领跑!新茶饮未来如何?五大趋势值得关注
奈雪的茶研究报告:奈雪的茶核心八问
奈雪“截胡”喜茶
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品牌对比:奈雪の茶VS喜茶
喜茶和奈雪:新式茶饮的崛起之路
奈雪的茶战略分析
新茶饮头部互掐,喜茶、奈雪争做“健康搭子”
头部新茶饮品牌加码“健康战略” 奈雪的茶“不加糖鲜果茶”系列首月卖超300万杯
奈雪,破发的茶如何救自己?
奈雪の茶、喜茶同一天推杨梅新品,谁是本届茶饮巨C?

网址: 喜茶、奈雪为何集体换冰?月牙冰成头部品牌“隐秘增长武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8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