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养生保健≠医疗,国家出台新规明确“边界”!

养生保健≠医疗,国家出台新规明确“边界”!

如今

越来越多人走进养生馆

通过调理身体放松身心、缓解疲劳

但有些养生馆为了招揽生意,打着“医疗”的擦边球,不断混淆养生保健与医疗边界。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人员等进行规范,划清医疗机构和养生保健机构界线。

养生保健≠医疗

《规范(试行)》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保养身心、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非医疗性活动。

养生保健机构主要服务内容

《规范(试行)》第四条规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干预调理、健康教育等,如为服务对象提供中医健康咨询服务,制定个性化中医健康干预调理方案,提供规范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调理服务,向服务对象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常用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等。

根据《国家中医药局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1月13日)》规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可以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咨询指导、健康干预、健康管理等服务,对服务人群进行健康干预时可以使用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熏洗等中医技术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其他养生保健方法及产品等。

不得从事诊疗活动

《规范(试行)》第五条规定,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诊疗活动,包括以下情形:

(一)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

(二)开具药品处方;

(三)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清单》规定的中药饮片;

(四)开展医疗气功活动;

(五)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诊疗活动。

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卫生健康部门将依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查处。

不得宣传治疗作用

《规范(试行)》规定,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宣传治疗作用,不得以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治未病、健康咨询等为名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和术语开展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牟取不正当利益。

对违反上述规定的有关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查处。

警惕养生保健诈骗

不法分子针对老人家注重健康但缺乏科学养生知识的特点,打着虚假医疗资质或名医的名头,或者假借所谓的高科技仪器、尖端技术,通过虚构、夸大健康问题,诱骗老人家。一旦老人上当受骗,轻则损害经济利益,重则危害老人生命健康和家庭和谐。

养生保健防骗口诀

免费体验要留神,小心推销保健品

叔叔阿姨叫得亲,忽悠你的养老金

养生保健为调理,身有不适要就医

民间“名医”不可信,医疗证照要认清

中山南区编辑部

编辑: 曾 珺

责编:廖露媛

执行总编辑:林继浩

总编辑:钟季媛

素材来源:南区街道卫生监督所、如皋政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禁越界诊疗,养生保健监管有规可依
明确医疗广告与健康科普边界 《医疗广告认定指南》正式发布
孙洁:加大惠民保政策支持 明确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险边界
海南出台干细胞新规:未提及抗衰、 明确主体医疗机构资质
医疗自媒体亟须建立专业、合规边界 变味的“网红医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伊可新亮相中国营养品大会,重塑儿童营养健康“新边界”
国家医疗保障局 医保动态 医保影像云共享路径启动 国家医保平台赋能14亿人健康
体检医保能报销吗?国家医保局给出明确答复
中国首家健康服务电商平台 医疗界的“天猫商城”登录羊城
国家明确: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

网址: 养生保健≠医疗,国家出台新规明确“边界”!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8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