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丽
8月7日至8月31日,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在《聊城晚报》、新聊城客户端发起“全民动起来 健康向未来”全民健身现状问卷调查,旨在展现聊城健康城市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市民认知与参与度,推广科学健身,打造聊城特色名片。截至8月31日24时,累计收到有效调查问卷1000余份。调查结果显示,参加体育锻炼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市推动全民健身的政策措施已取得切实成效。
从性别结构看,参与问卷调查的男性占受访者的66.7%,女性占33.3%。年龄方面,46—60岁人群占50.9%,31—45岁人群占26.2%,60岁以上人群占19.3%,30岁以下青年群体占3.6%。
锻炼频率方面,每天坚持锻炼的受访者占40.6%,22.6%的人每周锻炼3—5次,22.8%的人每周锻炼1—2次,14%的人很少或从不锻炼。数据表明,健身习惯已深入多数市民日常生活。
在单次锻炼时长上,57.9%的受访者每日锻炼30—60分钟,26.3%的受访者表示每日锻炼不足30分钟,15.8%的人每日锻炼超过1小时。
在运动类型选择上,跑步和快走最为普及,59.6%的受访者将其作为主要锻炼方式;其次是骑行和游泳,占比为47.4%;选择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的占17.5%;参与健身或力量训练的为14%;偏好瑜伽或舞蹈类运动的占3.5%;此外,还有1.8%的受访者倾向于其他小众运动方式。
锻炼目的方面,有89.5%的受访者表示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42.1%的人是为了缓解压力;另有28.1%和14%的受访者分别以减肥塑形和社交娱乐为主要目的。
从阻碍锻炼的主要原因看,61.4%的受访者表示因场地或设施原因不能参与锻炼。59.6%的受访者表示时间不足,21.1%的人表示由于个人身体问题,17.5%的人表示缺乏动力和兴趣。
关于所在社区及周边免费健身设施的配置情况,63.2%的受访者表示“有”,19.3%认为“有且完善”,15.8%表示“没有”。调查数据表明,我市在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尚需进一步完善。
在使用健身APP或线上课程方面,73.7%的调查对象表示未使用,仅有26.3%的人表示使用了这些服务。
在公众期待方面,80.7%的受访者期待增加公共健身设施,64.9%的受访者希望参加免费健身活动,63.2%的人期待有更多低价场馆开放,52.6%的人希望得到科学健身指导。
本次调查反映出市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中老年群体成为健身主力,但青年参与度仍有待提升。跑步、快走成为主流锻炼方式,反映出市民对简便、易行运动的需求。当前,聊城市健身设施与居民期待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随着全民健身政策持续落实,市民健身条件和运动体验有望进一步改善,获得感与幸福感将不断提升。
编辑:郭艳娜
审核:刘 飞
相关知识
中国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报告
超九成受访者感到运动健身正成为生活新时尚
2023年潜江市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报告
助力全民健身 64.7%受访者期待建设更多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
老年人健康及生活状态调查问卷.docx
2023年随州市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报告
聊报摄影丨夜幕下的城市脉动——聊城全民健身掠影③
2024年舒城县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报告
2022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发布
老年人健康调查报告(31篇)
网址: 《聊城晚报》全民健身现状调查问卷结果出炉 四成受访者每日锻炼 中老年人成健身主力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9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