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如果严谨谈论,可以写篇论文了。我的回答,侧重从实用性如何选择。
1.治疗开销
一次心理咨询费用,通常抵得上一个月的药物治疗费用(医保报销后)。即使300元/次的咨询费,4次/月就是1200元/月。
这样的开销对国内多数家庭都是不小的开销。更别提国内成熟咨询师收费,很多不低于500元/次。
医院的心理咨询治疗,尽管也可以报销,但一般排队就要半年以上。
因此,根据自己情况,如果做心理咨询经济负担重,可以考虑先尝试只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虽有副作用,但现在很多精神类药物副作用很小了。以我的工作经验,有的来访者接受药物治疗,几乎没有副作用,而且改善很明显。
药物副作用个体差异很大。药物治疗见效一般4周左右,如果副作用大,可以及时复诊,医生会调药。如果药物治疗有效,定期在同一个医生复诊,便于医生了解情况,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除非4周以上,多次调药仍效果不佳,不然不建议经常换医生。医生问诊时间短,同一个医生,便于回忆病情;不同医生,快速问诊,容易不了解病情而治疗。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药物治疗同时,加入心理咨询。
2.病情严重程度
“是药三分毒”的理念,让我们觉得即使药物副作用小,能不吃就不吃。
轻度心理疾病,可以与医生沟通,是否可以不吃药,只做心理咨询改善。
中重度心理疾病,“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是最佳治疗方案,诸多研究证明,疗效胜过任一种单一改善方式。
3.干预强度
药物治疗通常一天服用几次;心理咨询一周一次。
举例,药物治疗2次/天,2*7=14次/周VS心理咨询1次/周。药物治疗的干预强度远远大于心理咨询。
病情急性期,比如抑郁症情绪极度低落、绝望、无意义;焦虑障碍极度害怕、不安;强迫症极度焦虑等。
心理咨询见效慢,来访者被病情强烈影响时,可能在咨询期间,根本无法耐受病情影响,在未见效时便脱落,不再咨询。
药物治疗更强力的干预,能给来访者提供一种支持,缓解、耐受病情,坚持心理咨询,等待咨询见效。
4.见效快慢
药物治疗见效快些,心理咨询见效慢。但成为心理疾病,通常存在心理病因,药物治疗可以解决生理病因,难以解决心理病因——这部分加入心理咨询改善更佳。
治疗心理疾病,希望加快疗效的最佳干预方案,是“药物治疗+心理咨询”。
5.生物因素
心理疾病虽不同身体疾病,但“身心一体”,不能忽视生理因素影响。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这类得到业界普遍认可、存在强生物病因的心理疾病,药物治疗必不可少。
如抑郁症、强迫症等不少心理疾病,药物治疗疗效和研究,都提示生物病因,也就提示药物治疗有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心理咨询问题有哪些?常见40个心理咨询热门话题
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区别和选择
如何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改善心理健康?
咨询心理问题
什么是心理咨询?哪些人需要心理咨询?如何接受心理咨询?
心理方面的咨询对于心理问题有哪些支持
心理问题全解析:心理咨询、收费、药物等常见问题一网打尽
心灵奇旅:心理咨询常见疑问解答
心理咨询常识问答
心理问题有哪些 心理问题的分类和等级划分
网址: 【答疑】改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的利弊有哪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9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