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血压忽高忽低

血压忽高忽低

血压忽高忽低会影响身体健康,其背后原因多样,可能是日常不良生活方式所致,也可能源于情绪的较大波动,或是药物使用不当,更严重些还会和一些疾病相关,不同原因所致的情况轻重有别。

1、生活方式不良:长期作息不规律,熬夜或睡眠不足,会使身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影响血压稳定。饮食高盐、高脂、过量饮酒等,也易造成血压波动。如熬夜后第二天血压往往偏高,大吃大喝后血压也会升高。治疗建议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清淡,减少盐和油脂摄入,戒烟限酒,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让血压趋于平稳。

2、情绪波动大:情绪对血压影响明显,紧张、焦虑、愤怒等强烈情绪出现时,体内会分泌如肾上腺素等激素,促使血压升高,情绪平复后血压又会有所下降。如工作压力大、与人争吵后,血压就容易忽高忽低。患者要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冥想、深呼吸、与他人倾诉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情绪对血压的影响。

3、药物使用不当:若服用降压药不规律,自行随意增减药量、漏服或换药等,会导致血压不能得到稳定控制。有的患者感觉血压正常了就自行停药,血压很快又会升高。治疗时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改变用药方案,若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让药物发挥稳定的降压作用。

4、疾病因素:如嗜铬细胞瘤,瘤体会间断释放肾上腺素等物质,引起血压阵发性急剧升高;还有肾动脉狭窄,影响肾脏血流灌注,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使血压忽高忽低且波动较大。这种情况需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原发疾病采取手术、药物等相应治疗措施。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重视日常血压监测,做好记录。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加重血压波动。若血压波动异常频繁或伴有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排查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切不可大意拖延。

血压忽高忽低可能的危害

血压频繁波动,心脏需承受不断变化的压力负荷。血压升高时,心脏要更用力地泵血,易导致心肌肥厚,影响心脏正常功能,增加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使心脏无法有效维持身体的血液循环。忽高忽低的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内皮,使脑血管弹性减弱,容易出现脑动脉硬化。血压突然升高时,薄弱的血管壁可能承受不住压力,导致脑出血;而血压骤降时,又可能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引发脑梗死,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影响大脑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导致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肾脏的血流灌注依赖稳定的血压,血压波动会使肾脏血管反复收缩、舒张,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长期可造成肾小动脉硬化,引起肾功能减退,严重的会发展为肾衰竭,影响身体代谢废物排出。可使视网膜的血管出现痉挛、硬化等改变,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失明等情况。

相关知识

血糖为什么会忽高忽低
血糖忽高忽低的怎么办
为何血糖会忽高忽低
血糖忽高忽低是怎么回事
尿酸忽高忽低怎么回事
血糖忽高忽低是什么病的前兆
体重忽高忽低怎么办
体重异常忽高忽低问题
血糖忽高忽低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体重忽高忽低怎么回事

网址: 血压忽高忽低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9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