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脂肪供能比应占总能量的20%-30%,具体摄入量需结合年龄、活动量及健康状况调整,并注重脂肪来源的合理性。以下是具体说明:
供能比例1.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脂肪应提供每日总能量的20%-30%。以每日摄入2000千卡为例,脂肪总量约为44-67克。
饱和脂肪酸:供能比需<10%(如动物油、肥肉),过量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应<1%(如人造黄油、油炸食品),长期过量易引发慢性病
。不同人群的调整2.儿童青少年:需要适量增加脂肪摄入以支持生长发育,供能比可达25%-35%。 孕妇/哺乳期女性:需保证必需脂肪酸(如DHA)摄入,推荐每周吃2-3次深海鱼。 老年人:控制饱和脂肪,优先选择植物性脂肪(如橄榄油、坚果),减少代谢负担。优质脂肪推荐1.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牛油果、坚果,有助于调节血脂。 多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三文鱼、鲭鱼)、亚麻籽油
,富含Omega-3,可抗炎护脑。 天然食物中的脂肪:鸡蛋、瘦肉、乳制品,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需限制的脂肪类型2.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如糕点、膨化食品,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高温反复使用的油脂:油炸食品中的氧化脂肪可能致癌
。合理搭配三餐1.早餐:用全脂牛奶搭配少量坚果,补充优质脂肪。 午餐/晚餐:烹饪时多用蒸煮、凉拌,减少煎炸;用大豆油、菜籽油等交替使用。 避免极端低脂饮食2.
长期脂肪摄入不足可能导致激素紊乱、皮肤干燥及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学会阅读食品标签3.注意“氢化植物油”“植脂末”等成分,控制反式脂肪酸摄入。
减肥人群:可适当降低脂肪供能比至20%-25%,但需保证必需脂肪酸摄入,避免完全断脂。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脂患者,建议选择低脂乳制品、瘦肉,并咨询医生调整饮食方案。
通过科学控制脂肪摄入量及来源,可有效降低慢性病风险,同时满足身体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日常饮食中建议以天然食物为主,减少加工食品依赖,并定期评估膳食结构是否均衡。
相关知识
膳食指南糖摄入量.docx
膳食指南蛋白质摄入量是多少
脂肪摄入完全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8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每天脂肪摄入量多少
脂肪的多重角色:健康与摄入指南
健康的摄入脂肪非常重要 从膳食中摄取适量脂肪的指导原则
每日热量摄入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出炉!提出平衡膳食八准则,建议增加鱼虾摄入量
脂肪摄入量计算器
网址: 膳食指南脂肪摄入量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9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