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净化网络环境 莫让“烂梗”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净化网络环境 莫让“烂梗”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言网语”越来越成为青少年传递信息、宣泄情绪、缓解压力、释放感情的表达方式。但同时,一些恶俗、粗鄙的网络“烂梗”也充斥着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蔓延至青少年甚至幼儿园群体,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银川市政协、贺兰县政协在调研时发现,青少年群体缺乏独立思考,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判断力去分辨网络“烂梗”的真假、好坏和影响,甚至没有足够的责任、自律和尊重,来控制网络“烂梗”的使用、传播和影响。网络“烂梗”大多简单直白,混杂着方言口音、缩写代称等元素,不仅没能学到语言表达,还会把通过语言表现出的丰富情感一笔抹杀;不仅束缚语言思维、削弱输出能力、固化表达方式,还会导致孩子们“文字失语”,影响孩子们成长成才。

  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他们在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时,容易模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情绪和思考可能随着网络“烂梗”的频繁使用而被固化,易使孩子们美丑不分、荣辱不辨。看似无伤大雅,实则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孩子们的三观,久而久之对心灵和行为形成双重影响及控制。

  建议加强对不良内容的治理,建立并完善负面清单,定期开展“净网”整治,让监管长出“牙齿”。改进网络治理理念,将“梗”视作网络舆情的反映窗口,从中获取青少年乃至全体网民的情绪和意见,使“梗”合理恰当运用。

  加强对各类短视频平台入口的审核把关,通过设置黑名单,对上传的恶俗视频采取屏蔽、关停等处置措施,将不良信息和网络“烂梗”锁在门外。严格落实实名认证机制,对未成年用户采取青少年模式。把举报次数多、内容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网络“烂梗”、血腥暴力、色情擦边等纳入限制名单,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模式的内容和标准,加强对未成年用户浏览内容的净化。学校和家长也应共同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提高他们对网络文化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用文明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高使用规范语言的能力。 

相关知识

三评“网络黑话烂梗”
网络“烂梗”泛滥 会不会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
让青少年在健康的语言环境下茁壮成长
近七成受访者担心网络“烂梗”泛滥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 68.1%受访者建议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文化
净化网络环境,守护社会健康 ...@创业者网商的动态
净化网络环境,取缔低俗直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莫让饮食失调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
尊嘟假嘟等网络梗随处可见 《人民日报》谈互联网“黑话烂梗”泛滥
干净健康的社交网络环境从何而来?
人民网评:扫除黑话烂梗,欢迎有意义的“话”和“梗”流行

网址: 净化网络环境 莫让“烂梗”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