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医经络穴位与饮食调理.pptx

中医经络穴位与饮食调理.pptx

中医经络穴位与饮食调理欢迎来到中医经络穴位与饮食调理的探索之旅!我们将从中医经络学说出发,探索穴位与饮食的关系,并了解如何通过饮食调理来促进健康。作者: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经络的定义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调节机能的通路。经络的组成主要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孙络等。

饮食调理在中医中的地位1中医治病饮食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2调理气血饮食可以调节阴阳平衡,调理气血运行。3预防疾病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常见经络分布与特点1十二正经2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经、手少阴心包经3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4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5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从中焦开始,循行于胸中,出上臂内侧,至拇指桡侧。主治范围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鼻塞等。

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从食指桡侧开始,循行于上臂外侧,至头部。主治范围便秘、腹痛、牙痛、头痛、目赤等。

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从鼻翼旁开始,循行于面部、胸部、腹部,至足趾。主治范围胃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从足趾开始,循行于小腿内侧,至腹部。主治范围腹泻、腹胀、消化不良、水肿、乏力等。

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从小指尺侧开始,循行于上臂后侧,至头部。主治范围发热、头痛、耳鸣、咽喉肿痛、便秘等。

手厥阴心经经脉循行从胸中开始,循行于上臂内侧,至小指尺侧。主治范围心痛、心悸、失眠、胸闷、口渴等。

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从足趾开始,循行于小腿内侧,至腹部、胸部。主治范围肝炎、肝硬化、腹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

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从眼外角开始,循行于头部、肩部、腹部,至足趾。主治范围胆囊炎、胆结石、头痛、耳鸣、胁肋疼痛等。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从无名指小指之间开始,循行于上臂外侧,至头部。主治范围发热、头痛、耳鸣、目赤、咽喉肿痛等。

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从足小趾开始,循行于小腿内侧,至腹部、腰部。主治范围肾炎、肾虚、腰痛、遗尿、耳鸣、头晕等。

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从胸中开始,循行于上臂内侧,至中指桡侧。主治范围心痛、心悸、失眠、胸闷、口渴等。

特殊经络考虑任脉位于人体正中线,主治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督脉位于人体正中线,主治腰背痛、头痛、失眠等。冲脉被称为“血海”,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带脉环绕腰部,主治腰腹疼痛、月经不调等。

饮食调理的基本原则1辨证施食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症选择不同的食物。2平衡膳食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3合理烹饪采用科学的烹饪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营养。4规律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

五行对应的食物木行青色,酸味,如青菜、菠菜、柠檬等。火行红色,苦味,如辣椒、番茄、苦瓜等。土行黄色,甘味,如玉米、土豆、南瓜等。金行白色,辛味,如白萝卜、大蒜、葱等。

阴阳调和的饮食阴性食物性质寒凉,如绿豆、冬瓜、西瓜等。阳性食物性质温热,如生姜、羊肉、辣椒等。

体质差异与饮食选择阳虚体质宜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生姜等。阴虚体质宜多吃滋阴补血的食物,如黑芝麻、百合、银耳等。气虚体质宜多吃补气益气的食物,如黄芪、党参、山药等。血虚体质宜多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红枣、阿胶、当归等。

常见疾病的饮食应对1胃肠疾病2肝胆疾病3心血管疾病4呼吸系统疾病5泌尿系统疾病6神经系统疾病7内分泌系统疾病8免疫系统疾病9皮肤科疾病

胃肠疾病1胃炎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2胃溃疡宜少食多餐,忌食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3便秘宜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香蕉、芹菜、燕麦等。4腹泻宜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肝胆疾病1肝炎宜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2肝硬化宜少食多餐,补充蛋白质,避免油腻、高脂肪食物。3胆囊炎宜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4胆结石宜低脂肪饮食,避免油腻、高胆固醇食物。

心血管疾病1高血压宜低盐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适当补充钾。2冠心病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多吃鱼类、豆制品。3心肌梗塞宜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高脂肪食物。4心律不齐宜清淡饮食,避免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食物。

呼吸系统疾病1感冒宜清淡饮食,多喝水,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2肺炎宜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3哮喘宜清淡饮食,避免过敏性食物,如海鲜、花生等。4慢性支气管炎宜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暖。

泌尿系统疾病1肾炎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蛋白质摄入。2肾结石宜多喝水,避免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豆类等。3膀胱炎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4尿路感染宜清淡饮食,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神经系统疾病1失眠宜清淡饮食,避免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食物,睡前不要吃太饱。2抑郁

相关知识

中医经络学:探秘人体穴位的调理之道
​中医居家经络穴位减脂术
经络穴位调理哮喘:中医疗法带来的希望
中医减肥有妙招,中医穴位按摩与经络调理:科学减重的自然之道
中医经络养生 女人按12穴位调理身体
通过调理身体的穴位:中医经络疗法的奥秘
中医经络按摩的穴位有哪些
解密经络与穴位养生的原理
中医眩晕疗法:穴位按摩与调理饮食
中医经络学调理失眠:穴位疗法告别失眠难题

网址: 中医经络穴位与饮食调理.pptx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2716.html